圃旱忧葵菫,农旱忧禾菽。
人各有所私,我旱忧松竹。
松乾竹焦死,眷眷在心目。
洒叶溉其根,汲水劳僮仆。
油云忽东起,凉雨凄相续。
似面洗垢尘,如头得膏沐。
千柯习习润,万叶欣欣绿。
千日浇灌功,不如一霢霂。
方知宰生灵,何异活草木。
所以圣与贤,同心调玉烛。
圃旱忧葵菫,农旱忧禾菽。
人各有所私,我旱忧松竹。
松乾竹焦死,眷眷在心目。
洒叶溉其根,汲水劳僮仆。
油云忽东起,凉雨凄相续。
似面洗垢尘,如头得膏沐。
千柯习习润,万叶欣欣绿。
千日浇灌功,不如一霢霂。
方知宰生灵,何异活草木。
所以圣与贤,同心调玉烛。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雨水带来的喜悦和生机。在干旱之中,农人忧虑庄稼,园圃内的葵菫(一种植物)和禾菽(谷物)都受到了影响。诗人却特别关心的是自己庭院中的松竹,它们对水分的渴望也引起了诗人的忧虑。诗中通过“眷眷在心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的深切关怀。
随后,雨水到来,带来了生机与希望。“洒叶溉其根,汲水劳僮仆”描绘的是人们急忙浇灌植物根部的情景,而“油云忽东起,凉雨凄相续”则形象地展示了天气的变化和连绵不断的雨水。
雨后的情景是生机勃发,“千柯习习润,万叶欣欣绿”表达了植物在雨水滋润后变得更加鲜活。诗人通过“千日浇灌功,不如一霢霂”强调了自然降水的重要性远超过人工浇灌。
最后,“方知宰生灵,何异活草木”表达了对大自然赋予生命力量的赞叹。而“所以圣与贤,同心调玉烛”则是说那些有智慧和品德的人们都能和谐地理解并顺应自然规律。
整首诗通过对雨水的期待、到来及带来的改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力的赞美。
行人临水去,新咏复新悲。
万里高秋月,孤山远别时。
挂帆严子濑,酹酒敬亭祠。
岁晏无芳杜,如何寄所思。
儒者久营道,诏书方问贤。
至精一耀世,高步谁同年。
何树可栖凤,高梧枝拂天。
脱身凫舄里,载笔虎闱前。
日月传轩后,衣冠真列仙。
则知骊龙珠,不秘清泠泉。
才子贵难见,郢歌空复传。
惜哉效颦客,心想劳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