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嫣红,裁嫩绿,春色傍纤指。
碧绣铜瓶,寒湛井华水。
疏疏密密安排,分浓配淡,映一片、文心画理。
重位置。小窗矮几乌皮,蜻蜓翼明绮。
便到飘零,也在砚池底。
只愁帘外莺儿,怜伊孤冷,衔送上、隔邻浓髻。
选嫣红,裁嫩绿,春色傍纤指。
碧绣铜瓶,寒湛井华水。
疏疏密密安排,分浓配淡,映一片、文心画理。
重位置。小窗矮几乌皮,蜻蜓翼明绮。
便到飘零,也在砚池底。
只愁帘外莺儿,怜伊孤冷,衔送上、隔邻浓髻。
这首《祝英台近·瓶花》由清代诗人王策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瓶中插花的情景,充满了诗情画意。
首先,“选嫣红,裁嫩绿”,诗人选取了鲜艳的红色花朵和嫩绿的枝叶,色彩对比鲜明,为整幅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接着,“春色傍纤指”一句,将春的气息与诗人的动作巧妙结合,仿佛春色在诗人的指尖轻轻跳跃,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
“碧绣铜瓶,寒湛井华水”描绘了一只碧绿色的铜瓶,瓶中盛着清澈如镜的井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通过“碧绣”一词,不仅形象地描述了铜瓶的颜色,也暗示了瓶身可能雕刻有精美的图案,增添了几分雅致。
“疏疏密密安排,分浓配淡,映一片、文心画理”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瓶中花艺的精心设计。疏密有致的布局,浓淡相宜的色彩搭配,不仅体现了艺术美感,也寓意着诗人心中的文人情怀与审美趣味。
“重位置。小窗矮几乌皮,蜻蜓翼明绮”这一句,将视线引向了室内一角,小窗边矮几上摆放的乌木质地的物品,以及一只轻盈的蜻蜓翅膀映照在上面,细节之处见匠心,更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最后,“便到飘零,也在砚池底”表达了对花易飘零的感慨,即便如此,它们依然能在砚池中留下一抹痕迹,象征着即使生命短暂,也能留下美好的记忆。而“只愁帘外莺儿,怜伊孤冷,衔送上、隔邻浓髻”则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外界的鸟儿以情感,表达了对花儿孤独处境的同情与关怀,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被珍惜与传扬的期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瓶花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情感世界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云气楼台,分一派、沧浪翠蓬。
开小景、玉盆寒浸,巧石盘松。
风送流花时过岸,浪摇晴练欲飞空。
算鲛宫、只隔一红尘,无路通。神女驾,凌晓风。
明月佩,响丁东。对两蛾犹锁,怨绿烟中。
秋色未教飞尽雁,夕阳长是坠疏钟。
又一声、欸乃过前岩,移钓篷。
淝水秋寒,淮堤柳色,别来几换年光。
紫马行迟,才生梦草池塘。
便乘丹凤天边去,禁漏催、春殿称觞。
过松江,雪弄飞花,冰解鸣珰。芳洲酒社词场。
赋高台陈迹,曾醉吴王。重上逋山,诗清月瘦昏黄。
春风侍女衣篝畔,早鹊袍、已暖天香。
到东园,应费新题,千树苔苍。
残叶翻浓,余香栖苦,障风怨动秋声。云影摇寒,波尘锁腻,翠房人去深扃。昼成凄黯,雁飞过、垂杨转青。阑干横暮,酥印痕香,玉腕谁凭。
菱花乍失娉婷。别岸围红,千艳倾城。重洗清杯,同追深夜,豆花寒落愁灯。近欢成梦,断云隔、巫山几层。偷相怜处,熏尽金篝,销瘦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