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其三送王历阳以右曹赴阙》
《高阳台·其三送王历阳以右曹赴阙》全文
宋 / 吴文英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押[阳]韵

淝水秋寒,淮堤柳色,别来几换年光。

紫马行迟,才生梦草池塘。

便乘丹凤天边去,禁漏催、春殿称觞。

过松江,雪弄飞花,冰解鸣珰。芳洲酒社词场。

赋高台陈迹,曾醉吴王。重上逋山,诗清月瘦昏黄。

春风侍女衣篝畔,早鹊袍、已暖天香。

到东园,应费新题,千树苔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淝水之旁,气候转凉,淮堤上的柳树也换上了秋色。诗人提到别离已过数年,从中可见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紫马行走缓慢,可谓是旅途中的不舍与留恋,而梦草池塘的出现,则让人联想到边塞之地的寂寞与孤独。

诗人随后提到乘坐丹凤升至天边,禁漏催促着季节的更迭,同时在春殿中举杯畅饮。这一系列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豪放情怀,也透露出对自由和超脱世俗羁绊的向往。过松江时,雪花纷飞,如同冰解鸣珰般清脆悦耳,这些意象都深化了秋天的苍凉与凄美。

接下来的“芳洲酒社词场”则是诗人在这里举行宴会,吟唱诗词,氛围热烈而欢快。接着,“赋高台陈迹,曾醉吴王”中,高台不仅是地理之标,更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和文化的记忆。诗人在此地徘徊,似乎与古人对饮,对酒的豪情相呼应。

“重上逋山,诗清月瘦昏黄”则表达了诗人再次攀登逋山之时,那份宁静而深远的情感。月色清冷,夜色渐浓,这一刻,诗人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诗意也随之变得空明而沉郁。

最后,“春风侍女衣篝畔,早鹊袍、已暖天香”和“到东园,应费新题,千树苔苍”两句,则是对即将来临的春天和自然景色的期待与描绘。春风拂过侍女的衣衫边缘,那轻柔温暖之感已经可以察觉;而东园之行,更是一场新的探索,千树覆盖着厚厚的苔藓,一切都在等待着诗人的笔下绽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记忆的描摹,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吴文英

吴文英
朝代:宋   字:君特   号:梦窗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生辰:约1200~1260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猜你喜欢

句·其八

偃藩唯觉讼铃虚。

(0)

谒同年许使君德开·其一

人人属目快星凰,倚棹溪头起漫郎。

强仕惯闻纡郡绂,缀班希有擅文场。

剩栽棠荫两江绿,重著蓝袍再世光。

人物西清自华选,未应琴鹤久松岗。

(0)

同存子侄造莲荡舟中作

此行为爱荡中莲,万里清风驾客船。

两壁青山看不尽,举头天际有飞鸢。

(0)

任元受耿时举有和篇谨用韵写寄

射策明光最上游,干霄直气接云浮。

平生所闻任定祖,十年坚卧岩壑幽。

胸中经济几韬略,价高连城人不酬。

急流勇退莫予武,旁观谁为君王留。

归来万事了无愧,罪我知我惟春秋。

海沂之康谈笑事,分毫未展帷幄筹。

倒屣能延吾党士,此客标置高南州。

翰墨从容千万字,韵高不作河西讴。

各持吾素报吾主,为公不必须孙刘。

嗟我已衰人不数,去来乘雁双凫鸥。

(0)

郴江百咏·其十一紫芝亭

和气薰蒸庶草灵,昔年闻有紫芝生。

史官不绝书祥瑞,几欲图形献此名。

(0)

雄当蜀道三千里,巍压荆南十五州。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