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何限倚山木,吟诗秋叶黄。

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

风物悲游子,登临忆侍郎。

老夫贪佛日,随意宿僧房。

(0)
注释
何限:无尽的。
倚山木:山林树木。
秋叶黄:秋叶变黄。
蝉声集:蝉鸣汇聚。
古寺:古老的寺庙。
鸟影度:鸟儿掠过。
寒塘:寒冷的池塘。
风物:景色。
悲游子:让游子悲伤。
侍郎:古代官职,这里指长官。
贪佛日:贪恋佛光普照的日子。
僧房:僧人的住处。
翻译
无尽的山林树木中,秋叶已转黄。
蝉鸣声回荡在古老的寺庙,鸟儿掠过寒冷的池塘。
眼前的景色让游子心生哀伤,登高远望怀念着长官。
我这老者贪恋佛光普照的日子,随性投宿在僧人的房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何限倚山木,吟诗秋叶黄。”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情感寄托。他倚靠着山间的树木,吟诵着诗歌,而秋天的落叶则金黄一片,这种景象不仅描绘了眼前的美丽,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 这两句通过蝉鸣和鸟儿的投影,勾勒出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古老寺庙景象。蝉声在空旷的古寺中回荡,而鸟儿则在清冷的水塘边飞过,这些细节丰富了画面,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静谧自然环境的深刻体验。

“风物悲游子,登临忆侍郎。” 这里,“风物”指的是随着季节变化而引起的情感。诗人作为一个“游子”,在外漂泊,对于眼前的景象感到悲凉。他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心中怀念那位曾经的侍郎。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流年变迁的无奈。

“老夫贪佛日,随意宿僧房。”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晚年的心境。他作为一个年纪已高的人,对于佛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愿意在寺庙中度过宁静的时光。这里的“老夫”自指,显示出诗人对世俗纷争的淡然以及对于精神寄托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上塘值清明八首·其一

客路逢寒食,划船闹水干。

娇云易得雨,暴冷不成寒。

白水连天去,繁桃触目看。

朝来有家信,稚子报平安。

(0)

聚景园看荷花

四山收尽一天云,水色天光冷照人。

面面荷花供眼界,顿如身不在凡尘。

(0)

断梅三首·其一

暑雨连朝困郁蒸,淖深蛙蚓上阶行。

晚云翻海忽雷震,农说断梅明日晴。

(0)

得雨

喜乘一雨洗空阔,便觉四山来夕阴。

饭了从容随所住,追凉轻吹入疏襟。

(0)

送清隐纯老住池阳杉山

冥冥细雨绿阴齐,湛湛长江客去时。

剔起眉毛欣应供,横担楖栗看来期。

(0)

送徐正时之官赣州四首·其一

君以高标比太阿,方将试用倚无何。

肯来访我松筠里,踏遍崇冈与断坡。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