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踏青山转碧川,雨馀风月更婵娟。
光铓影渡星河碎,片段气蒸云物鲜。
心系鸰原千里外,梦回鼓角五更前。
翠华杳杳今何处,怅望东吴空惘然。
合踏青山转碧川,雨馀风月更婵娟。
光铓影渡星河碎,片段气蒸云物鲜。
心系鸰原千里外,梦回鼓角五更前。
翠华杳杳今何处,怅望东吴空惘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江上行舟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绪。首句“合踏青山转碧川”,以动态的画面展现山与水的和谐交融,仿佛诗人正沿着青山蜿蜒而行,最终融入碧绿的河流之中。接着,“雨馀风月更婵娟”一句,通过“雨后”、“风轻”和“月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暗示着自然界的宁静与美好。
“光铓影渡星河碎,片段气蒸云物鲜”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视觉与感官的体验。光与影在水面跳跃,仿佛破碎的星河,而空气中弥漫的湿气使得云雾显得更加鲜活。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感悟。
“心系鸰原千里外,梦回鼓角五更前”则将诗人的思绪从眼前的美景拉向远方,千里之外的故乡,以及五更时分的军鼓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安危的忧虑。这里的“鸰原”借指故乡,而“鼓角”则是战争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
最后,“翠华杳杳今何处,怅望东吴空惘然”两句,以“翠华”(帝王出行时的仪仗)的消失,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与失落感。面对东吴(这里可能泛指南方或东方的某个地区),诗人只能怅然若失地遥望,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五溪深锁烟霞,定知不是人间世。
轩然九老,排云一笑,苍颜相对。
星斗垂空,月华随步,酒醒无寐。
□广寒已近,嫦娥起舞,天风动、摇丹桂。
极目层霄如洗。正千岩、棱棱霜气。
飞泉半落,苍崖百仞,珠翻玉碎。
金衲松成,葛洪丹就,如今千载。
叹谪仙诗在,骑驴未远,且留君醉。
忘怀物外且如愚,何事劳精据槁梧。
以马喻马即非马,数舆无舆方得舆。
莫执斧斤过栎社,懒施几席向蘧庐。
好归玉秀峰前坐,閒看晴云自卷舒。
平生毛公诗,训传固已久。
纷纭齐鲁失,浪自开户牖。
至哉一言蔽,可用严墨守。
渊源见云仍,梦泽吞八九。
雕章与棘句,锦绣间琼玖。
嶷如犀始擢,粲若蚌初剖。
肉食乃闻韶,昼日或见斗。
三百篇未忘,七十子何有。
应如摩天刃,要是修月手。
时来岂无用,妙处端不朽。
君看夸夺儿,在后熟顾叟。
喧啾蛩负户,嘈囋蝉荫柳。
谁令口鸣悲,正使心欲呕。
岂无熊罴士,底问牛马走。
岧峣金闺门,豪杰自先后。
而君尚穷滞,履敝衿见肘。
才名三十年,肮脏惊白首。
我惭拜嘉赐,幼妇连齑臼。
相望百里远,曾未共樽酒。
期君颂中兴,步出次山右。
《毛文仲惠文编》【宋·韩元吉】平生毛公诗,训传固已久。纷纭齐鲁失,浪自开户牖。至哉一言蔽,可用严墨守。渊源见云仍,梦泽吞八九。雕章与棘句,锦绣间琼玖。嶷如犀始擢,粲若蚌初剖。肉食乃闻韶,昼日或见斗。三百篇未忘,七十子何有。应如摩天刃,要是修月手。时来岂无用,妙处端不朽。君看夸夺儿,在后熟顾叟。喧啾蛩负户,嘈囋蝉荫柳。谁令口鸣悲,正使心欲呕。岂无熊罴士,底问牛马走。岧峣金闺门,豪杰自先后。而君尚穷滞,履敝衿见肘。才名三十年,肮脏惊白首。我惭拜嘉赐,幼妇连齑臼。相望百里远,曾未共樽酒。期君颂中兴,步出次山右。
https://shici.929r.com/shici/swksvcV1.html
簿书有馀閒,春日亦已永。
况逢佳节休,朱墨得暂屏。
名园跨江郊,危槛俯千顷。
平芜雨初匀,弱柳风自整。
芳寻寄萧散,意适忘醉醒。
持觞挹花色,散策步林影。
虽无歌舞妍,所爱亭馆静。
佳辰天气清,泉水助幽冷。
缅怀山阴会,脩竹带崇岭。
应知佳客临,怀抱均一骋。
君看结绮地,茨棘翳眢井。
当时擘笺人,正复对此景。
江山几兴废,岁月侵老境。
但愿中圣贤,畴能计钟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