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清江匹练横,山头红日半轮明。
渔人晚集知多少,静听鸣榔撒网声。
山下清江匹练横,山头红日半轮明。
渔人晚集知多少,静听鸣榔撒网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水画卷。首句“山下清江匹练横”,以“清江”比喻江水如白练般清澈,展现出江面的平静与纯净,仿佛是大自然最纯粹的色彩之一。接着,“山头红日半轮明”一句,将日落时分的景象巧妙地融入画面中,红日半隐于山后,余晖洒在江面上,增添了几分温暖与柔和。
“渔人晚集知多少”,诗人通过想象晚归的渔人们聚集在一起,或许是在分享一天的收获,或许是在讨论着各自的故事,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最后,“静听鸣榔撒网声”则以渔人的活动作为收尾,通过“鸣榔”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渔人劳作的场景,也赋予了整个画面以动态感和生活气息,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日落、渔人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淇园既往不足论,渭川徒多未足贵。
森然玉立辟幽深,弥望恢恢有馀地。
何异东亭手亲植,遂使南阳日清閟。
绿云障日间弗容,翠涛翻空杳无涘。
冥冥韩林静而秀,窈窈蒋径深且邃。
洗清袢暑迥莫留,截断俗尘飞不至。
何须层冰置几案,自然凉气生衣袂。
吟弄风月骚人徒,伯季松梅岁寒味。
于斯二仲可论交,谁为六逸宜邀致。
何时徒步许直造,著我其间同一醉。
祇恐君疑庾亮来,角巾岂免还私第。
方其为储贰,用智固已谲。
及夫据大器,为谋抑何逆。
龙舟及凤谲,无岁不游适。
离宫与别殿,快意事淫佚。
置酒燕要荒,会者三十国。
紫舌与黄支,无所不臣服。
亲驾两征辽,方且肆穷黩。
群盗遂蜂起,土地日以蹙。
惛犹不知悟,愎谏辄诛戮。
肘腋俄变生,兵刃交于目。
不肖孰甚焉,身亡而国覆。
藕花洲上芙蓉楫,羞郎故移深处。
弄影萍开,搴香袖罥,鸂鶒双双飞去。垂鞭笑顾。
问住否横塘,试窥帘户。
妙舞妍歌,甚时相见定相许。
归来憔悴锦帐,久尘金犊幰,连娟黛眉颦妩。
扇底红铅,愁痕暗渍,消得腰支如杵。鸾弦解语。
镇明月西南,伴人凄楚。闷拾杨花,等闲春又负。
路傍谁家女,踌躇不能去。
自言妾小时,家本樵川住。
十五嫁良人,长年秉机杼。
辛勤奉舅姑,足不越庭户。
去年秋枣红,边人健如虎。
移家入深林,自谓百无虑。
空山鸣剑戟,失色骇相顾。
星散各偷生,不幸适相遇。
妾身如风花,飘零委尘土。
妾命如蜉蝣,焉能保朝暮。
一死恨不蚤,空为年少误。
去去忽相失,零落在中路。
妾有乳下儿,咿哑方学语。
四海尚干戈,安知尔生死。
回首望天涯,家山在何处。
妾命负所天,顾影惟自怜。
自怜轻失节,天下何独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