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午次韵和徐改之·其一》
《端午次韵和徐改之·其一》全文
宋 / 于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榴花灼烁露初乾,乍试香罗怯晓寒。

自古独醒多见忌,与君一醉笑相看。

无邪安用艾悬户,徇俗聊将黍饤盘。

千载沉湘呼不起,至今遗恨楚江干。

(0)
翻译
石榴花开得鲜艳,露水刚干,清晨试穿轻纱衣裳,感到微微寒意。
自古以来,清醒的人常遭人忌恨,今天我与你一同饮酒,笑着面对这一切。
无需用艾草挂门驱邪,只为迎合习俗,暂且把黍米糕放在盘中。
屈原沉入湘江千年唤不回,他的遗恨至今仍留在江边。
注释
灼烁:形容榴花光彩夺目。
乍试:刚刚尝试,初次使用。
独醒:比喻保持清醒,不受世俗影响。
忌:嫉妒或嫌恶。
艾悬户:古代习俗,用艾草挂在门口驱邪。
黍饤盘:用黍米糕装饰盘子,表示节日或宴席。
沉湘:指屈原投江自尽,湘江是其所在地。
遗恨:遗留下来的遗憾或悲痛。
鉴赏

这首诗是于石在宋末元初时期创作的,标题为《端午次韵和徐改之(其一)》。诗人通过描绘榴花、香罗等意象,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榴花灼烁露初乾,乍试香罗怯晓寒" 这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早晨的景象。榴花在朝露中闪耀着光芒,而香罗则因夜晚的寒气而略显单薄。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温暖与孤独。

"自古独醒多见忌,與君一醉笑相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历代文人的传统中保持清醒,但却常遭到他人的误解和嫉妒。然而,与友人共饮一醉之时,那些忧虑和偏见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相互之间的理解与欣赏。

"无邪安用艾悬户,徇俗聊将黍饤盘" 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纯净的生活态度。艾草在古代被认为有驱邪避瘟之效,而悬挂于门户,则象征着清洁无瑕的心灵状态;至于黍饤盘,則是一种简朴而美好的饮食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质朴的追求。

"千载沉湘呼不起,至今遗恨楚江干"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深切感叹。沉湘,即古代的湘水,这里用来比喻历史的长河。而“呼不起”意味着过去的美好时光无法再现,而“至今遗恨”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无尽怀念与留恋。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深情的抒写,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与纯粹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于石

于石
朝代:宋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猜你喜欢

玉华杂咏七首·其七鹤舟

买得青田种,相携共一舟。

碧箫吹夜月,飞度百花洲。

借问华亭唳,何如赤壁游。

(0)

登翠华岩上洞

穷高畅远瞩,跻胜酬良缘。

京尘动千尺,往来成岁年。

偶上翠华洞,閒寻旧镵镌。

无烦辨人代,惟知出风烟。

长安近捧日,韦曲低去天。

惟皇朝万国,声教被八埏。

振策一以眺,高云下渊泉。

德辉九苞凤,形势百足蚿。

(0)

秋日入佘山观昭庆三栝松

云间山水称绝奇,简远开豁无不宜。

村村花柳足佳丽,亦有落落蛟龙姿。

新秋晴日照古寺,鸣丝偃盖风离离。

阁前两株疏且瘦,左右拱揖如佳儿。

独怜众草没昙院,不见十尺围桐皮。

稍偏一株在东麓,蓊翳拔起三虬枝。

擎空似欲拿云雨,匝地更与成涟漪。

我闻佳树以地贵,豫章赤水非人为。

云间栝松重昭庆,往往盆盎时见之。

此来得共恣幽赏,山深谷暝何迟迟。

未嗟才大难为用,颇恨地僻稀相知。

摩挲风霜有古意,指点时代多遐思。

东廊一僧最朴野,导我屋角开重篱。

为言秋高八九月,风前落子堪萌滋。

迩来区赋要往役,此事久废从先师。

山中岁月已如此,世上风波纷路岐。

坐成三叹倚石壁,欲别未别空犹夷。

苍髯戟戟老发秃,白云冉冉游丝垂。

此山九峰居第一,谁为姓佘谁所遗。

或云种茶似阳羡,吴歈楚调聊相随。

陆家放鹤还沙际,张季思鲈今水湄。

他日青松能待我,茯苓琥珀总宜诗。

(0)

雨中看花七首·其四

正月已放山丹花,二月桃杏似云霞。

城中少年紫骝马,日暮来寻碧玉家。

(0)

溪上水新至漫兴·其二

双飞?鶒恋青莎,对舞蜻蛉爱碧波。

一夕水风开菡萏,画船齐唱采莲歌。

(0)

十六夜赏月野塘宅

今夕非昨夕,清光依旧多。

后庭开月燕,窈窕转春歌。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