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枕懒推篷,晖晖隙日红。
未分天早晏,那辨岸西东。
风浪何为者,乾坤阿堵中。
渔歌催我起,擘蟹送郫筒。
高枕懒推篷,晖晖隙日红。
未分天早晏,那辨岸西东。
风浪何为者,乾坤阿堵中。
渔歌催我起,擘蟹送郫筒。
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舟中戏述》描绘了诗人舟行时的悠闲心境和对自然景象的观察。首句“高枕懒推篷”写出了诗人倚着枕头,懒得打开船篷,享受着慵懒的时光。接着,“晖晖隙日红”描绘了阳光透过缝隙洒在船舱内的温暖景象,夕阳余晖映照,显得格外宁静。
“未分天早晏,那辨岸西东”两句,通过描述天色尚早难以分辨晨昏,两岸景色模糊难辨,展现了舟行过程中的迷茫与随性,也寓含了人生的短暂与未知感。
“风浪何为者,乾坤阿堵中”进一步借风浪之景,表达对世间纷扰的淡然态度,认为风浪只是宇宙间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诗人以宽广的视角来看待世事,流露出超脱的心境。
最后,“渔歌催我起,擘蟹送郫筒”则描绘出渔夫的歌声唤醒了诗人,他欣然接受渔夫的馈赠——擘开螃蟹,享用美食,生活情趣盎然,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行的日常,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展现出明代文人雅士的闲逸风范。
湖光摇翠木,灵洞叠云深。
五月经行处,千秋桧柏阴。
山形临北渚,僧格继东林。
莫惜相招信,余心是此心。
日边乡井别年深,中国灵踪欲遍寻。
何处碧山逢长老,分明认取祖师心。
荆门归路指湖南,千里风帆兴可谙。
好听鹧鸪啼雨处,木兰舟晚泊春潭。
叠石通溪水,量波失旧规。
芳洲还屈曲,朱阁更逶迤。
浴鸟翻荷叶,惊蝉出柳丝。
翠烟秋桧耸,红露晓莲披。
攀槛登楼近,停桡待客迟。
野桥从浪没,轻舸信风移。
竹韵迁棋局,松阴递酒卮。
性闲鸥自识,心远鹤先知。
应想秦人会,休怀越相祠。
当期穆天子,箫鼓宴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