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尾烟横不卷帘,莫嫌好客坐无毡。
道人此室知何用,留与衰翁听雪眠。
鹊尾烟横不卷帘,莫嫌好客坐无毡。
道人此室知何用,留与衰翁听雪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听雪的宁静画面。诗人周紫芝在香岩的一间小巧而整洁的小室内,邀请了客人共赏雪景。小室温暖洁净,即便是没有铺设毛毡,也丝毫未减去好客的热情。诗中通过“鹊尾烟横”这一细节,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慵懒的氛围,仿佛一只喜鹊尾部的火焰在轻轻摇曳,为这静谧的空间增添了几分生气。
“莫嫌好客坐无毡”,这句话既是对客人的安慰,也是对小室环境的巧妙描述。在寒冷的冬日里,没有毛毡的铺垫,却依然能感受到主人的好客之心和对环境的精心布置。这种不拘小节的豪放与对生活细节的细腻把握,展现了主人豁达的性格和高雅的情趣。
“道人此室知何用,留与衰翁听雪眠。”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的“道人”可能是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泛指隐士或修行之人。小室的存在似乎是为了让那些年老体衰的人,在雪夜中静静地聆听雪花飘落的声音,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这样的安排,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蕴含着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在忙碌与喧嚣之外,寻找心灵的归宿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听雪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榴花新酿绿于苔,对雨闲倾满满杯。
荷锸醉翁真达者,卧云逋客竟悠哉。
能诗岂是经时策,爱酒原非命世才。
门外绿萝连洞口,马嘶应是步兵来。
双扉桧下开,寄宿石房苔。
幡北灯花动,城西雪霰来。
收棋想云梦,罢茗议天台。
同忆前年腊,师初白阁回。
君辞旧里一年期,艺至心身亦自知。
尊尽离人看北斗,月寒惊鹊绕南枝。
书回册市砧应绝,棹出村潭菊未衰。
与尔相逢终不远,昨闻秘监在台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