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眼高千尺,山僧取得归。
架空横竹引,凿石透渠飞。
洗药溪流浊,浇花雨力微。
朝昏长绕看,护惜似持衣。
泉眼高千尺,山僧取得归。
架空横竹引,凿石透渠飞。
洗药溪流浊,浇花雨力微。
朝昏长绕看,护惜似持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中的僧人巧妙引泉的景象。"泉眼高千尺,山僧取得归"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泉水在高处被发现并被引导回寺院的情形,展示了僧人的智慧和勤劳。"架空横竹引,凿石透渠飞"则具体描绘了引泉的过程,是如何利用自然材料如竹子搭建支架,再通过人工开凿岩石,使水流如飞瀑般流入寺院。
接下来的"洗药溪流浊,浇花雨力微"表现了泉水在寺院中的使用场景,一方面是僧人用以清洁药物,另一方面则是细雨般滋润花草,展现了泉水的多功能利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享受。
最后两句"朝昏长绕看,护惜似持衣"传达了一种时间久远和珍视泉水的心态。僧人在清晨到黄昏,不断地观赏着这条泉流,心中充满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与珍爱之情,就如同对待最宝贵的衣物一般。
整首诗通过对山僧引泉过程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泉水使用场景和僧人心境的刻画,展现了一个自给自足、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寺院生活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