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林秋散赤城霞,石径森阴小阁遮。
萧瑟空山高士卧,曾无清梦到春花。
平林秋散赤城霞,石径森阴小阁遮。
萧瑟空山高士卧,曾无清梦到春花。
这首清代张廷瓒的《题戴枫仲梦入丹枫阁图即送归山右》描绘了一幅秋日山居的画面。首句“平林秋散赤城霞”以平展的树林和斑斓的秋霞为背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绚丽的景象。"石径森阴小阁遮"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小径被浓密的树荫所遮掩,小阁隐匿其中,显得静谧而幽深。
后两句“萧瑟空山高士卧,曾无清梦到春花”则是诗人对画面中高士的想象与寄寓。"萧瑟"一词渲染出空山的寂静和冷落,高士独卧其中,暗示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然而,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也没有春花入梦的俗念,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山居图,赞美了隐士的高洁情操,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深深敬仰。
幽明两界都翻覆,新鬼无家故鬼哭。
白骨沙场死不灵,馁而何止若敖族。
黄尘荡荡汨阴霾,薄暮悲风吹落木。
凄凉孤月悬中天,九泉难化光明烛。
年年此夕会盂兰,今闻寇盗令如山。
叹息钱神亦无力,纸灰不到鬼门关。
不知华胥境,趋庭事未违。
馨膳问所欲,永昼日迟迟。
平生茶瓜味,淡泊良所宜。
椰瓢取新泉,铜铛自提携。
左手掬芳茗,右手瀹花瓷。
融融杯中水,依依膝下儿。
忽被书声觉,乃在鹭洲湄。
持盈犹若捧,开眼境已移。
惊魂独惝恍,双泪纷交颐。
吾父隔幽冥,八九年于兹。
寤寐数相见,存亡浑不知。
安得夜夜间,来尝手中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