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初四日鹭洲书院纪梦》
《九月初四日鹭洲书院纪梦》全文
清 / 刘绎   形式: 古风

不知华胥境,趋庭事未违。

馨膳问所欲,永昼日迟迟。

平生茶瓜味,淡泊良所宜。

椰瓢取新泉,铜铛自提携。

左手掬芳茗,右手瀹花瓷。

融融杯中水,依依膝下儿。

忽被书声觉,乃在鹭洲湄。

持盈犹若捧,开眼境已移。

惊魂独惝恍,双泪纷交颐。

吾父隔幽冥,八九年于兹。

寤寐数相见,存亡浑不知。

安得夜夜间,来尝手中卮。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在九月初四日于鹭洲书院所作的一篇纪梦之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梦见与父亲团聚的情景,充满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首句“不知华胥境”,以华胥之国的传说引出梦境的神秘感,暗示梦境中的场景超脱现实。接下来的“趋庭事未违”则表达了诗人对父亲的孝顺之情,即使在梦境中,也依然遵循着侍奉父亲的礼仪。

“馨膳问所欲,永昼日迟迟”描绘了诗人细心照料父亲的画面,体现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接着,“平生茶瓜味,淡泊良所宜”则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品质的追求和满足。

“椰瓢取新泉,铜铛自提携”、“左手掬芳茗,右手瀹花瓷”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泡茶的场景,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寓意着亲情的温暖与和谐。而“融融杯中水,依依膝下儿”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父子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然而,好景不长,诗人突然被书声唤醒,意识到自己身处现实之中。“持盈犹若捧,开眼境已移”表达了诗人对梦境的留恋,以及从梦境回到现实的失落感。最后,“惊魂独惝恍,双泪纷交颐”描绘了诗人内心的震惊与悲伤,以及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吾父隔幽冥,八九年于兹”点明了诗人与父亲的分离,以及时间的流逝。而“寤寐数相见,存亡浑不知”则表达了诗人对父亲的思念,即使在梦中也无法完全释怀。最后,“安得夜夜间,来尝手中卮”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在夜晚再次与父亲相聚,共享茶香的愿望,充满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对亲情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父亲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亲情的珍视和怀念。

作者介绍

刘绎
朝代:清

刘绎,字景芳,号詹岩,永丰人。道光乙未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加三品卿衔。有《存吾春斋诗钞》。
猜你喜欢

梅雨

梅实初黄暮雨深,宝刀生锈镜昏沈。

年年卑湿身无病,自觉能胜百鍊金。

(0)

客寄天台月桂子

天上仙人月里栽,无端飘逐海风来。

可能种作千寻树,岁看高花烂漫开。

(0)

捷诗

捷报苍龙阙,书从白豹城。

关河开地利,雷雨肃天兵。

气摄千山动,威加万里平。

献俘多宝玉,效首悉长鲸。

社稷灵何远,岩廊策自精。

馀妖暂煦沫,壮士待龚行。

天马来西域,貂裘实上京。

遥知舞干羽,冠剑贺公卿。

(0)

立春日过荐福寺

一岁还随一岁来,立春人日竞相催。

细细谷风能破冻,熙熙习俗似登台。

初阳弄色明高柳,残雪留寒伴落梅。

淮北风光元自好,壮心摧谢不胜哀。

(0)

步虚宫

妙峰高处即仙居,多为朝真作步虚。

却是清风明月夜,一声倾听属樵渔。

(0)

和范御史初出都门

牍奏辞三院,乡荣领百城。

帝恩山岳重,臣命羽毛轻。

风月随人好,江湖照胆清。

须公赠金玉,光照重行行。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