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还随一岁来,立春人日竞相催。
细细谷风能破冻,熙熙习俗似登台。
初阳弄色明高柳,残雪留寒伴落梅。
淮北风光元自好,壮心摧谢不胜哀。
一岁还随一岁来,立春人日竞相催。
细细谷风能破冻,熙熙习俗似登台。
初阳弄色明高柳,残雪留寒伴落梅。
淮北风光元自好,壮心摧谢不胜哀。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自然景象与人文习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季节变换的感慨。
首联“一岁还随一岁来,立春人日竞相催”,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了时间的流转,立春与人日相继而至,仿佛在相互追赶,生动地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节奏感。
颔联“细细谷风能破冻,熙熙习俗似登台”,谷风轻拂,虽微却能融化冬日的严寒,喻示着新生的力量。同时,人们欢庆的习俗如同登上高台,既表达了对新年的喜悦,也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
颈联“初阳弄色明高柳,残雪留寒伴落梅”,初升的阳光给高高的柳树披上了一层色彩,而残存的雪花似乎不愿离去,陪伴着凋零的梅花,既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也蕴含了物换星移、生命轮回的哲理。
尾联“淮北风光元自好,壮心摧谢不胜哀”,诗人虽赞美淮北的风光美好,但内心却因岁月的流逝、壮志未酬而感到哀伤。这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立春时节的自然景观与社会风俗,同时也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哀叹,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太宰谢尘鞅,抗志遵先轨。
幽栖辟梁园,华窗见汝水。
寒烟入茅茨,荜门朝未启。
赏心憩松石,默坐观无始。
龙马发秘藏,盈虚悟深旨。
抱膝有馀暇,玄言时自拟。
千圣不可作,九师亦云鄙。
鼎鼎百年间,闻道知谁氏。
请證洛诵言,一叩参寥子。
毕公茁南宗,来自珠玑巷。
叠滘与弼唐,凤鸾相颉颃。
太守冰蘖声,中丞铉鼎望。
翁继以直鸣,鹿门光倍盎。
殷鉴喻借秦,安边韬绍尚。
寿宫履虎危,正学批龙戆。
茅蕉裸就烹,郇模筐持葬。
穹苍贯精诚,二贤岂多让。
三黜道逾尊,群咻气弥壮。
昨通政府书,惊定仍奖赏。
年兹八十齐,发宣神更王。
秉直定长生,算越期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