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閒名节易轻肥,扰扰谁参第一机。
薪胆同仇歧路隔,辈流洗眼廿年非。
空经丧乱丹心破,未有江湖白发归。
接膝寒窗灯影畔,久要残菊尚成围。
等閒名节易轻肥,扰扰谁参第一机。
薪胆同仇歧路隔,辈流洗眼廿年非。
空经丧乱丹心破,未有江湖白发归。
接膝寒窗灯影畔,久要残菊尚成围。
这首诗《次韵立之夜话》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名节易失、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首联“等閒名节易轻肥,扰扰谁参第一机”,开篇即点出主题,以“等闲”二字强调名节之易失,轻视名节之人众多,却无人能洞察事物的本质或关键所在,隐含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颔联“薪胆同仇歧路隔,辈流洗眼廿年非”,进一步阐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这里“薪胆”比喻为坚持信念的决心,“同仇”则指共同的敌人或目标,而“歧路”则代表了选择的困难和道路的分歧。这句诗表达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面临艰难的选择,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信念可能被现实的考验所动摇。
颈联“空经丧乱丹心破,未有江湖白发归”,描述了诗人历经战乱,内心受到创伤,但仍未放弃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里的“丧乱”指的是战争或社会动荡,“丹心”象征着坚定的信念或忠诚,“江湖白发归”则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即使年华老去,仍不愿放弃追求。
尾联“接膝寒窗灯影畔,久要残菊尚成围”,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诗人独自坐在寒窗之下,灯影摇曳,周围只有残菊相伴。这一场景既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也暗示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久要”一词,表达了诗人对长久坚守某种信念或理想的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名节、理想与现实、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陈曾寿作为晚清至民国时期文人学者的独特思想和艺术风格。
一片凉飔,半规新月,绿阴浓树。
看舞风、宫袖低翻,素手弄香,都是幻云疑雨。
记得采莲浑如梦,对芳草、池塘怀谢浦。
蝉声切,尽肠转九回,心系千缕。龙团试茶味苦。
听花影、吹笙人笑语。
更踏歌联臂,齐呼赤凤,狂香如许。
露滴翠桐伤秋意,问身在、谁家深院宇。
罗衫涴,几回首、画楼春絮。
病足难良走。忆年时、北窗小隐,倦眠清昼。
啸傲烟霞如面壁,英气消磨何有。
倚修竹、美人翠袖。
不料天风吹别泪,付青镫、黄绢嗟辛受。
凉意下,倩无酒。浮生缰锁谁参透。
凭亚阑、莲香偷送,嫩秋时候。
高柳栖蝉频唱晚,顾影犹怜娇秀。
幸未把、裙腰困瘦。
乞借冰奁溶火魄,纵情绦、缚虎凭纤手。
襟抱展,暖人寿。
北郭连云,东临契水,兰堂雪快霞晴。
飞燕巢梁,差池几度曾惊。
梧桐秋雨铜驼泣,早尘空、金谷无声。剩荒陵。
何处垂杨,那里流莺。
废园乔木言兵厌,怅辋川图咏,太白诗盟。
何日重来,春风拾翠盈盈。
平泉花事西州泪,洒閒愁、枉是多情。切眸凝。
缨濯沧浪,锦绣吴城。
骡市花西,鱼书天外,书生婉婉离忧。
倚天长剑,伸足踏全球。
一笑胸无博望,杯中泻,海绿眉头。
祛庐字,伦敦夜展,星火九层楼。扁舟。
寻旧约,青山雁尾,归梦荣州。
念伊人同宿,何日乌尤。
听得咸通战否,酋龙去,铜鼓声愁。
思君处,凉蛩一穗,黄叶汉宫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