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诸峰紫气通,迤南山色绕王宫。
关城万井黄河壮,台阁三秋白露中。
长日琴樽歌有杞,往时圭璧忆分桐。
最怜深谷岩前桂,信拂贤王殿上风。
上党诸峰紫气通,迤南山色绕王宫。
关城万井黄河壮,台阁三秋白露中。
长日琴樽歌有杞,往时圭璧忆分桐。
最怜深谷岩前桂,信拂贤王殿上风。
这首明代诗人廖希颜的《题南山卷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清雅的画面。首句“上党诸峰紫气通”,以神秘的紫色云气烘托出上党地区山峰的神圣气象,暗示着吉祥与非凡。接着,“迤南山色绕王宫”描绘了蜿蜒起伏的山峦温柔地环抱着宫殿,展现出皇家气象与自然景色的和谐统一。
“关城万井黄河壮”,写出了关隘之城和繁忙的市井映衬着黄河的雄浑壮阔,展现了边塞的雄浑景象。而“台阁三秋白露中”则转为宁静,描绘了秋季露水中的楼阁,增添了一份清凉与静谧。
“长日琴樽歌有杞”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白天弹琴饮酒,歌声中流露出淡淡的忧虑,可能暗指对时局或个人命运的感慨。“往时圭璧忆分桐”借古物寓言,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暗示着对故人和往事的追忆。
最后两句“最怜深谷岩前桂,信拂贤王殿上风”,诗人深情地赞美深谷岩前的桂花,它们在贤王殿前轻轻摇曳,仿佛沐浴着殿上的清风,象征着高洁品格和美好的愿望,寓意着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对贤明君主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宫殿、黄河等意象,展现了上党地区的壮丽风光,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历史感慨,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乐郊何所乐,所乐从公游。
三日公不出,其民蹙然愁。
一闻车马音,从者如云浮。
吾问郓之人,无乃失业不。
云惟安其业,然后乐其休。
乐郊何所有,胡不考公诗。
有山在其东,有水出逶夷。
有台以临望,有沼以游嬉。
俯仰迷上下,朱栏映清池。
草木非一种,青红随四时。
其馀虽琐屑,处置各有宜。
乐郊何以名,吾为本其意。
自古贤哲人,所存非一世。
当时偶然迹,来者因不废。
郓非公久留,公去民孰赖。
此亭公所登,此树公所憩。
俾民百年思,岂取一日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