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御水照春心,几处恩波自浅深。
多少蛾眉争买赋,相如应是厌黄金。
花间御水照春心,几处恩波自浅深。
多少蛾眉争买赋,相如应是厌黄金。
这首诗《春宫》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宫廷中的景象与情感。
首句“花间御水照春心”,以“花间”和“御水”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相连,仿佛那春日的花朵与流水映照着人们内心的喜悦与期待。这里的“春心”不仅指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更暗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次句“几处恩波自浅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层次。在宫廷之中,恩宠的深浅不一,如同水面的深浅,难以捉摸。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宫廷中的权力斗争与情感纠葛比作水的深浅,形象地展现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力格局。
后两句“多少蛾眉争买赋,相如应是厌黄金”,则将目光转向了宫廷中的文士与才子。在古代,文人才子往往凭借才华获得恩宠,而“蛾眉”在这里代指那些美貌的女子,她们或许会为了博取恩宠而争相献上自己的才情或财富。然而,“相如应是厌黄金”,则暗示了真正的才华与高尚的情操远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表达了对真正才华与品德的推崇。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宫廷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与社会现象的隐喻,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与现实、情感与权势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爱山入骨髓,嗜酒在膏肓。
跌宕风烟外,歌呼曲蘖傍。
虚窗天柱晓,小瓮橐泉香。
垂老叨微禄,斋居静不忙。
古人不轻出,出则尧舜其君民。
古人不轻隐,隐则坐使风俗淳。
孰知后世乃不然,唐虞日远如飞烟。
异端欲出六籍上,裔夷直居中夏先。
穷居求志达行道,傥不塞责真负天。
士固不可苟富贵,顾亦岂可徒贫贱。
如其一念有愧心,宁不终身戴惭面。
老夫少年铁铸砚,欲窥圣门终未见。
祝君勿恃来日长,八九十年如掣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