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吟咏处,醉草动春蛇。
岩石曾为供,溪毛可荐茶。
荆留千岁树,桂老九秋花。
欲结渊明社,重来惠远家。
昔人吟咏处,醉草动春蛇。
岩石曾为供,溪毛可荐茶。
荆留千岁树,桂老九秋花。
欲结渊明社,重来惠远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吟咏之地的追忆与向往,充满了对自然美景与隐逸生活的憧憬。首联“昔人吟咏处,醉草动春蛇”以“醉草”形容古人书法的灵动与洒脱,仿佛那笔触在纸上舞动,如同春日之蛇般生机勃勃,既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也暗示了古人在此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痕迹。
颔联“岩石曾为供,溪毛可荐茶”则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与生活的情趣。岩石作为供奉之物,象征着自然界的庄严与神圣;而溪边生长的细草,可以用来泡茶,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与之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颈联“荆留千岁树,桂老九秋花”通过“千岁树”与“九秋花”的描述,展现了时间的悠长与自然的永恒之美。千年的树木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而九月的桂花则以其馥郁的香气,象征着生命的繁盛与美好。
尾联“欲结渊明社,重来惠远家”表达了诗人渴望追随古代文人的足迹,与志同道合者共同建立一个类似于陶渊明与谢灵运所倡导的隐逸社群的愿望。这不仅是对古代文人精神的致敬,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
一壶悬挂阊门市,不学壶公隐名字。
手持百药亲㕮咀,调合君臣并佐使。
三因六气将无同,七表八里诚难工。
诊疗时施七勺力,笑谈坐取十全功。
问君神巧何能尔,家法相传有微旨。
利心不守守恒心,起死回生端在此。
呜呼民病全凭州县治,州县几人识恒字。
烦君磨砺古砭针,针起贪顽作良吏。
茫茫堪舆间,孰究太古初。
天地混沌中,一元根化枢。
运启摄提格,条风始吹嘘。
勾萌茁万汇,人备三才俱。
至今千万年,元贞迭藏输。
龙马出河涘,羲皇彰灵图。
对待三十六,淑气总昭苏。
初阳奋重泉,黄钟动葭莩。
太音閟清庙,玄水湛方诸。
达人契玄理,作亭静以居。
和顺自中积,德音畅以敷。
萋萋阶前草,一帘生意舒。
园林度鸣禽,柔荑蔼芳腴。
怀哉广成子,至道不烦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