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千寻屹晓寒,何年人插钓鱼竿。
烟霞不受衣冠涴,天地那如蓑笠宽。
幸有同肩黄屋贵,不妨伸脚白云端。
能令汉室亦增重,可作巢由一例看。
峭壁千寻屹晓寒,何年人插钓鱼竿。
烟霞不受衣冠涴,天地那如蓑笠宽。
幸有同肩黄屋贵,不妨伸脚白云端。
能令汉室亦增重,可作巢由一例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河边的渔人生活图景,充满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赞美。开篇“峭壁千寻屹晓寒”立即设定了一种雄险而又清冷的自然环境,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种高远孤寂之境。而紧接着“何年人插钓鱼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渔人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羁绊,像他们一样自由地生活。
“烟霞不受衣冠涴,天地那如蓑笠宽”两句中,“烟霞”指的是自然界中的云雾和花香,不受“衣冠”即世俗礼节的污染,而“天地那如蓑笠宽”则形容大自然的宽广无边,像蓑笠一样包裹着一切。这里强调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于自然界之美好和向往。
“幸有同肩黄屋贵,不妨伸脚白云端”进一步表达了这种心境。在这里,“黄屋”指的是简陋的茅屋,而“同肩”则意味着与渔人并肩而立,共享这份简单而高贵的生活。诗人认为这样的生活是值得骄傲和珍视的,不必拘泥于世俗的规矩,可以尽情地伸脚至云端,象征心灵的自由飞翔。
最后两句“能令汉室亦增重,可作巢由一例看”则指通过这样的生活状态,即使是在历史上也能够显得分量十足,如同古代隐士巢由一般。这里巢由被用来比喻那些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是值得后人景仰的。
整首诗通过对渔人的生存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超越世俗束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