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寿人膺太史封,白头林下庆遭逢。
清时恩典隆冠冕,令子文章重鼎钟。
鸠杖晚扶閒处立,兕觥春映醉时容。
仁源不在南阳水,莫问今生菊几丛。
上寿人膺太史封,白头林下庆遭逢。
清时恩典隆冠冕,令子文章重鼎钟。
鸠杖晚扶閒处立,兕觥春映醉时容。
仁源不在南阳水,莫问今生菊几丛。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封君寿辰的庆祝,充满了浓厚的敬意与祝福。首联“上寿人膺太史封,白头林下庆遭逢”,以“上寿”开篇,点明主题,接着描述封君在林下的白发老人形象,通过“庆遭逢”表达了对这位长寿者的喜悦与尊重。颔联“清时恩典隆冠冕,令子文章重鼎钟”,赞美了封君在清明时代受到的崇高恩典,同时强调其子的文章才华如同珍贵的钟鼎,寓意深远。
颈联“鸠杖晚扶閒处立,兕觥春映醉时容”,描绘了封君晚年的生活情景,手持鸠杖在闲适之处站立,春日里举杯畅饮,醉态可掬,却满是祥和与满足。尾联“仁源不在南阳水,莫问今生菊几丛”,则以南阳水和菊花为喻,暗示仁德之源并非外在物质,而是内心的修养与智慧,最后以“莫问”二字,表达了对封君内在品质的高度赞扬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寿辰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封君品德、家庭、生活状态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长者智慧的尊敬,是一首充满温情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