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鸿嗷叹·其二》
《鸿嗷叹·其二》全文
清 / 俞明震   形式: 古风

饥乌下林木,哀鸣念其雏。

寒风聚野寺,官吏当门呼。

歛筹散米粥,绕岸闻喧呶。

瘦男忍饥卧,病男步趑趄。

翁媪泣且行,呼儿待路隅。

行迟粥糜尽,残沥不满盂。

一盂繫四命,难润中肠枯。

相视不忍食,欲食还踟蹰。

牵衣乞过客,愿鬻儿为奴。

但愿儿食饱,全家无所需。

阿母不忍别,丁宁泪模糊。

尚恐儿衣寒,为儿缝破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饥荒年代百姓生活的悲惨景象,通过生动的细节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在饥饿与贫困中的挣扎与无奈。

首句“饥乌下林木,哀鸣念其雏”以乌鸦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饥饿中的痛苦与思念之情。接着,“寒风聚野寺,官吏当门呼”,描述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官府的冷漠,进一步凸显了百姓生活的艰难。

“歛筹散米粥,绕岸闻喧呶”写出了官府发放救济粥的情景,但粥量有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瘦男忍饥卧,病男步趑趄”则刻画了饥饿导致的身体虚弱与行动困难,生活之苦跃然纸上。

“翁媪泣且行,呼儿待路隅”描绘了老人带着孩子在路边等待,希望得到一点食物的场景,充满了无助与绝望。“行迟粥糜尽,残沥不满盂”表现了粥的稀缺与分配的不公,让人感到心酸。

“一盂繫四命,难润中肠枯”强调了每一碗粥对于家庭的重要性,却难以解决根本问题。“相视不忍食,欲食还踟蹰”体现了人们对食物的渴望与道德的考量之间的矛盾。

最后,“牵衣乞过客,愿鬻儿为奴”展现了为了生存,人们不惜牺牲子女的悲惨现实。“阿母不忍别,丁宁泪模糊”表达了母亲对子女的不舍与痛苦。“尚恐儿衣寒,为儿缝破襦”则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铺陈,深刻揭示了社会不公与人性的光辉,是一首反映时代苦难与人情冷暖的佳作。

作者介绍
俞明震

俞明震
朝代:清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又字启东,号觚庵,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斗门,生于湖南。光绪戊子(1888年)科举人,官至甘肃提学使。入民国,为肃政史,谢病归隐杭州西湖。明震工诗,吟甚苦,自言成一诗或至终夕不眠,甚且病眩,故所作不多。所著《觚庵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李龙眠山居图

群山苍翠开云屏,中有飞瀑悬青冥。

绿阴深锁白日静,千岩万壑花娉婷。

龙眠居士神仙客,平生常著游山屐。

荒崖幽谷遍经行,野鹤閒猿总相识。

百年人去空青山,独留翰墨传世间。

画中三友如何即,高躅那远那能扳。

我生夙抱林泉癖,家住吴家山水国。

十年游宦客京华,回首五湖烟树隔。

晴窗对画归兴新,绿萝飞花瑶草春。

我当招起龙眠友,拂袖同为林下人。

(0)

为盛惟性题谢孔昭画山水

我本渔樵山水客,半生放浪狂踪迹。

十年朝谒明光宫,回首洞庭云雾隔。

几回飞步凤凰台,大江茫茫万里来。

黄旗紫盖披天起,王气葱笼五色开。

登临壮观快心目,九点齐州烟雾簇。

千金不惜沽酒赀,自信平生心事足。

归来重觅洞庭游,水光冷浸山光秋。

故人喜我天上至,依旧忘机有白鸥。

行将结佩趋金阙,分襟复与亲知别。

诗成写向画中看,蓬岛三花不堪折。

(0)

题竹根道人

早年曾作长安客,游遍东城与南陌。

老来却秉岁寒心,情与竹君相莫逆。

平生遇竹成久留,不异当年王子猷。

词人为作竹根传,饱食渭川千亩秋。

迩来归卧吴山久,白发萧萧心不朽。

兴酣按节竹间歌,却笑吴兴馋太守。

(0)

为谈彦诚题戴嵩画牛

杨柳绿生阴,春陂芳草深。

牧童放犊去,杏坞入烟林。

黄昏伴应少,孤月起遥岑。

嗟我忘归客,徒兴畎亩心。

(0)

题双壁堂

谢庭誇玉树,卫诗赋瑶璚。

何如临江彦,伯仲二难并。

莹然双白璧,皎皎蓝田英。

佐邑初试用,躬耕尚违荣。

昭代贵良器,天衢方大亨。

怀韫岂终久,卑沈匪无成。

瑚琏荐清庙,琅玕贡明廷。

知君善待贾,行见重连城。

(0)

临江仙.碧梧井

河汉迢迢秋夜永,碧梧影断溪烟。

纸窗斜映月娟娟。数竿新竹粉,一枕旧山泉。

自是萧疏孤馆寂,辘轳声转凉天。

几行雁影落尊前,山空人迹少,松老白云连。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