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绿生阴,春陂芳草深。
牧童放犊去,杏坞入烟林。
黄昏伴应少,孤月起遥岑。
嗟我忘归客,徒兴畎亩心。
杨柳绿生阴,春陂芳草深。
牧童放犊去,杏坞入烟林。
黄昏伴应少,孤月起遥岑。
嗟我忘归客,徒兴畎亩心。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田园风光图。首句“杨柳绿生阴”,以绿意盎然的杨柳衬托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生阴”二字巧妙地暗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接着,“春陂芳草深”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陂水边的芳草茂盛,充满了生机。
“牧童放犊去,杏坞入烟林”两句,通过牧童放牛的日常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牧童的身影在杏花林中若隐若现,与远处的烟林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黄昏伴应少,孤月起遥岑”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随着天色渐暗,陪伴牧童的可能只有那轮孤独的明月,它从远处的山头升起,增添了几分寂寥与深远的意境。
最后,“嗟我忘归客,徒兴畎亩心”表达了诗人作为“忘归客”的感慨,虽然身在异乡,但心中仍怀揣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这句诗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田园的美丽景色和牧童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深情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
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
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
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
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
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
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
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
归流驶且广,汎舟绝沿洄。
素月闲秋景,骚人汎洞庭。
沧波正澄霁,凉叶未飘零。
练彩凝葭菼,霜容静杳冥。
晓栖河畔鹤,宵映渚边萤。
圆彩含珠魄,微飙发桂馨。
谁怜采蘋客,此夜宿孤汀。
君不见金陵风台月榭烟霞光,如今五里十里野火烧茫茫。
君不见西施绿珠颜色可倾国,乐极悲来留不得。
君不见汉王力尽得乾坤,如何秋雨洒庙门。
铜台老树作精魅,金谷野狐多子孙。
几许繁华几更改,唯有尧舜周召丘轲似长在。
坐看楼阁成丘墟,莫话桑田变成海。
吾有清凉雪山雪,天上人间常皎洁。
茫茫欲火欲烧人,惆怅无因为君说。
三秦流血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閒。
只有羸兵填渭水,终无奇事出商山。
田园已没红尘内,弟侄相逢白刃间。
惆怅翠华犹未返,泪痕空滴剑文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