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命薄今古悲,苦乐在人知者谁。
镜鸾窥损春黛眉,洞房不出藏绣帏。
二十许嫁豪家儿,阿爷已受筐篚仪。
心旌暗许良人随,那知中道前议非。
父母反覆志愿违,嫁归只得随身衣。
金币妆饰无所赍,妇德妇容虽守持。
阿姑色厉妯娌嗤,良人轻贱恩意亏。
春波不似鸳鸯齐,春风不如双燕飞。
妾非无声不敢啼,妾非无泪不敢垂。
此身自恨生不时,怨雠父母将何为。
不如携将六尺帛,黄泉冥行与世辞。
父母安用深致思,此身期与良人知。
佳人命薄今古悲,苦乐在人知者谁。
镜鸾窥损春黛眉,洞房不出藏绣帏。
二十许嫁豪家儿,阿爷已受筐篚仪。
心旌暗许良人随,那知中道前议非。
父母反覆志愿违,嫁归只得随身衣。
金币妆饰无所赍,妇德妇容虽守持。
阿姑色厉妯娌嗤,良人轻贱恩意亏。
春波不似鸳鸯齐,春风不如双燕飞。
妾非无声不敢啼,妾非无泪不敢垂。
此身自恨生不时,怨雠父母将何为。
不如携将六尺帛,黄泉冥行与世辞。
父母安用深致思,此身期与良人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学箕的《妾薄命》,是一首抒发个人悲凉情绪和反抗命运的五言绝句。诗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妾”字自指,表达了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无比哀伤和不满。
"佳人命薄今古悲,苦乐在人知者谁。" 这两句开篇即点明主题,佳人(美好的人)命薄如纸,是古往今来普遍的悲剧,这份苦乐只有身历其境人才会真切体会。
接着,诗人通过镜中观察自己春妆黛眉的细致描写,传达了对自身处境的不满和无奈。"洞房不出藏绣帏。" 这里的“洞房”指的是女子住所,而“绣帏”则是精美的室内装饰,但此时却成为了囚禁自己的场所,表明诗人对目前生活环境的厌恶和渴望自由。
在"二十许嫁豪家儿,阿爷已受筐篚仪。" 这两句中,“二十许”指的是女子二十岁出嫁的年龄,而“筐篚仪”则是古代婚礼中的嫁妆,这里暗示了诗人对父母安排的不满和无力感。
以下几句,通过反复表达心愿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展现出诗人的内心挣扎。"心旌暗许良人随,那知中道前议非。" 这里的“良人”是指理想中的伴侣,但现实却与之相违。
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父母的不满和反抗,同时也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悲哀。"春波不似鸳鸯齐,春风不如双燕飞。妾非无声不敢啼,妾非无泪不敢垂。" 这里的“春波”、“春风”象征着自然界的美好,而“鸳鸯”和“双燕”则是成对的水鸟和燕子,代表着理想中的伴侣关系。但现实中,这份完美已然不复存在,因此诗人只能在心中呜咽,眼泪却无法流下。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深刻地表达了女性的悲哀命运和内心的挣扎与反抗。在这个过程中,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从哀伤、无奈到愤懑和反抗,最终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无限渴望。
孙吴工用整,起剪工用强。
神哉淮阴侯,变化乃无常。
举目尽乌合,出手成龙骧。
百战取中原,黥彭那得方。
精诚拒武涉,小谬请假王。
高帝抚孤雏,魂魄忧未央。
见谓高鸟尽,谓可良弓藏。
遗恨在匈奴,冒顿骄大荒。
侯嬴夷门监,朱亥猪狗屠。
薛公卖浆者,毛公一博徒。
公子枉见之,腰膂屈若无。
上客气未平,下客眼为枯。
畴击晋将军,畴窃宫中符。
畴能动公子,趣驾返魏都。
一战王龁走,再战蒙骜逋。
邯郸复称赵,大梁不为墟。
五国所宾从,响应复景趍。
秦间一何亲,令弟一何疏。
秦王一何狡,魏王一何愚。
少来不纵酒,亦不恋名姝。
称病不复朝,谢客日都卢。
宁为汴郊鬼,勿作咸阳俘。
英风感异代,天子酹其丘。
可怜安厘王,不得麦一盂。
客从咸阳来,几作诸侯奴。
亦言骊山足,久已窟妖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