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风》
《咏风》全文
唐 / 王勃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天风景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之声的细腻捕捉,表达了自己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肃肃凉景生"一句,设定了整个秋季的清新气氛;"加我林壑清"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清新的感觉,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巧妙地融合。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两句中,"驱烟"和"卷雾"的动作描写,使人联想到秋风轻拂山谷,云雾在山间游走,诗人的视线也随之穿梭于自然之中。"涧户"和"山楹"则是自然界中的具体景物,让读者能够更加贴近地感受到那份清新与宁静。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这两句诗,将风的无形无踪与其生动活泼的情状做了对比,通过"无迹"和"如有情"的对立,传达出风似乎具有生命,它在自然界中自由穿梭,却又不留痕迹。这种描写既体现了风的神秘性,又赋予了风以人类的情感。

最后两句"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则是诗人在黄昏时分,对于那份宁静与和谐情境的一种呼唤。"为君起松声"中的"君",可能指的是自然,也可能是心中所寄托的某个人或事物,这里它代表了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听众。"松声"在这里不仅仅是声音,更是一种精神的抚慰,一种与自然对话的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秋风、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情感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深邃的情感联系。

作者介绍
王勃

王勃
朝代:唐   字:子安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生辰:649或650~676或675年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猜你喜欢

过润陂桥三首·其三

历览溪中有底鸣,萧然芦叶蓼花汀。

元来轿顶呜呜响,将谓风声是雁声。

(0)

西斋旧无竹予归自毗陵斋前忽有竹满庭盖墙外之竹迸逸而生此也喜而赋之

平生取友孤竹君,馆之山崦与卜邻。

风衿月佩霜雪身,只谈风节不论文。

我开西斋对清润,每嫌隔窗不相近。

别来桃李一再花,我长在外君在家。

归来西斋挂窗处,此君忽在窗前住。

绕墙检校无来路,此君来路从何许。

向来先生初出去,遣猿看墙鹤看户。

如何鹤睡眼未开,此君一夜过墙来。

明朝稚子满庭砌,豹文玉骨龙苗裔。

春风吹堕锦衣裳,仰看青士冠剑长。

先生岂惜窗前地,与君同醒复同醉。

(0)

因种酴醾金沙作度雪台以下临之酴醾瘁而金沙独茂

独种酴醾冷却伊,金沙作伴暖相依。

酴醾枯了来年补,且看金沙也自奇。

(0)

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其四

传语双峰老,汝师是如来。

如何一瓣香,却为杨诚斋。

(0)

路口回望方山

钟阜回头失,方山恋眼寒。

似巾檐短帽,如覆玉雕盘。

每恨青苍远,因行反覆看。

归时记面目,城里指云端。

(0)

得寿仁寿俊二子书皆以病不及就试且报来期二首·其二

满望鹏飞上,谁令马不前。

草玄真浪苦,曳白亦无缘。

兄弟年二十,尘埃路四千。

速来饮官酒,不用一铜钱。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