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李大卿三首·其三》
《上李大卿三首·其三》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不犯锋芒平正偏,分明有语是无言。

寻思绝处一句好,咬破方知百味全。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上李大卿三首(其三)》。在鉴赏此诗时,我们需留意其独特的语言运用和深邃的哲理内涵。

首句“不犯锋芒平正偏”,以“锋芒”与“平正”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在追求真理或表达观点时,不应过于激进或偏执,而应保持中庸之道。这里的“不犯锋芒”意味着避免极端,而“平正偏”则强调了平衡与适度的重要性。

次句“分明有语是无言”,进一步深化了前句的思考。表面上看似在说语言的力量,实际上是在探讨言辞背后的真实情感与思想。这句话提醒我们,有时候最深刻的情感和最真挚的思想,往往难以通过言语完全传达,真正的理解往往需要超越语言本身,去感受其中蕴含的深意。

第三句“寻思绝处一句好”,则将思考的过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它鼓励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或陷入困境时,要勇于探索,甚至在看似无解的情况下,也能找到那句“好”的话语,即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这句诗体现了对创新思维和突破常规的肯定。

最后一句“咬破方知百味全”,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深入理解事物的必要性。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才能真正领略到事物的全貌和其中蕴含的丰富意义。这里不仅指味觉上的体验,更象征着对知识、情感乃至人生经历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感悟。

综上所述,《上李大卿三首(其三)》通过精炼的语言,探讨了在表达、理解与思考过程中的艺术与哲学,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谦逊、勇于探索,并通过深入思考来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其六觚

醉来市上眠,我觚不离手。

本是高阳徒,逢人时乞酒。

(0)

岁杪再得殿卿书却寄

连札雁池来,春风锦字开。

似看嵩少雪,把酒上平台。

(0)

酬郭子坤感怀·其三

何来双鬓雪,五月镜中寒。

便欲烦君镊,萧萧不可看。

(0)

哭公实·其三

实沈其尔祟,单阏乃为灾。

偃蹇非关病,文章未尽才。

他人纷项领,之子渺尘埃。

白日中原堕,高秋大海回。

自逢双鹤至,谁叱五羊来。

欲挂延陵剑,风雷不可开。

(0)

戏拟王安人称寿郭相国相国尝为庐江别驾

南山高唱入新题,曲罢蛾眉玉碗齐。

秦史自偕嬴氏女,庐江谁忆仲卿妻。

双飞青鸟披云下,并蒂蟠桃带雪携。

何必千金称上寿,嫣然一笑醉如泥。

(0)

送欧文学之江都

雨雪寒灯对浊醪,萧然似是一儒曹。

下帷国士堪华发,草檄门生自彩毫。

双峡迥分沧海气,孤城秋壮广陵涛。

文星虽小人争识,南斗常临剑影高。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