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回泌泽,云物卜先春。
圣善钟中阃,贤才启后人。
授经逾五桂,列彩重三辰。
养至金章贵,恩逢石茆新。
家声振冰雪,世德著丝纶。
但识旗常显,还看机杼陈。
河源分浩荡,岳色起嶙峋。
彤管称尧舜,瑶枢映楚秦。
轻轺陟屺日,寸草倚闾身。
忠孝谁能擅,千秋独颂申。
一阳回泌泽,云物卜先春。
圣善钟中阃,贤才启后人。
授经逾五桂,列彩重三辰。
养至金章贵,恩逢石茆新。
家声振冰雪,世德著丝纶。
但识旗常显,还看机杼陈。
河源分浩荡,岳色起嶙峋。
彤管称尧舜,瑶枢映楚秦。
轻轺陟屺日,寸草倚闾身。
忠孝谁能擅,千秋独颂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戚继光为庆祝其太夫人八十寿辰所作。诗中以“一阳回泌泽”开篇,描绘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新生,同时也暗喻了太夫人的长寿与福泽。接下来的诗句“云物卜先春”,进一步强调了太夫人的影响力如同春日之于万物,预示着新的生机与希望。
“圣善钟中阃,贤才启后人”两句,赞美了太夫人的德行与智慧,以及她对家族后代的深远影响。接着,“授经逾五桂,列彩重三辰”则通过比喻,表达了太夫人在教育和培养人才方面的卓越成就,如同五桂之树繁茂,三辰之光璀璨。
“养至金章贵,恩逢石茆新”两句,既是对太夫人养育之恩的颂扬,也是对她晚年生活幸福的祝愿。接下来的“家声振冰雪,世德著丝纶”,则赞美了太夫人家族声名远播,世代德行高洁,如同冰雪般纯洁无瑕。
“但识旗常显,还看机杼陈”两句,可能是在赞颂太夫人在家族中的地位与贡献,如同旗帜常显,机杼陈设,都是家族荣耀的象征。最后,“河源分浩荡,岳色起嶙峋”描绘了太夫人如同源头活水,滋养着家族,又如巍峨山岳,屹立不倒。
“彤管称尧舜,瑶枢映楚秦”则是将太夫人比作古代圣君贤相,她的美德与智慧如同彤管(古代书写工具)一般,被后世传颂,如同瑶枢(古代天文学仪器)一般,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轻轺陟屺日,寸草倚闾身”则描绘了太夫人在晚年的宁静与安详,如同轻车缓缓驶向高山,而她的心却始终牵挂家人,如同小草依恋着故乡。
“忠孝谁能擅,千秋独颂申”则是对太夫人一生忠诚孝顺的最高赞誉,她的美德将永远被后人铭记与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太夫人德行、智慧、家庭贡献以及晚年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她的崇高敬意与深深祝福。
山高棱棱,石叠棱棱。储时元精,濠虹大横。
元精虹横,泄丛勇贞。彼勇且贞,濠虹之乡。
佐时真人,佛时天纲。恢恢猷烈,赫赫鼎常。
殒身殉贞,四有休耿光。耿光则那,祖考厥孙子。
孙子忠勋,考祖是似。于戏,不间厥心,以绵尔祉。
四祖忠勋,曰阳德则刚。女妇之德,柔则其常。
懿其万母,烈节冷霜。冷霜凄冬,三叶同芳。
北背之柏,茕矣朝阳。于戏,烈节不忘。
懿彼烈节,犹曰妇人。誇彼丈夫,乃有失厥身。
天畀德于人,勇得其纯。乃身失矣,曾不惭妇之仁。
渭氏作歌,以勖自新。
金陵昔年谈道学,同谓文词总成末。
乘闲拈笔弄风花,见者交谈笑予错。
重来已是十三春,竞尚诗篇誇有神。
濡毫我欲试锋锷,皤然两鬓霜花新。
吁嗟本末非二物,文章炳烂由衷出。
衷函至理萃精徵,矢口成词应钟律。
仲尼立教若化工,鲁愚谚辟皆兼容。
渴吻饮河随分足,铿锵迭奏谐笙镛。
圣猷远矣谁堪继,不论是非论同异。
专门经学多诪张,竞发墨守攻膏肓。
不如李杜擅诗圣,群工不敢轻低昂。
予从李杜师,材窘若束缚。
苦心觅句欲求工,句就才堪供一噱。
漫吟随意答俚谣,不问工拙与好恶。
丈夫慎所处,谊合志乃孚。
丹漆有遗训,习染良不诬。
哓哓竞声利,此道成榛芜。
机阱隐歌笑,亲洽伤中疏。
眷言薜氏堂,交衢通两都。
博延岂不贵,所求在朋徒。
郑贾匪我庐,蜀珍匪我居。
开轩揖宾友,满座多钜儒。
遗音启玄瑟,清辉照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