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润陂桥三首·其三》
《过润陂桥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历览溪中有底鸣,萧然芦叶蓼花汀。

元来轿顶呜呜响,将谓风声是雁声。

(0)
翻译
我遍览溪流中传来的声音,
那芦苇叶和蓼花盛开的洲渚显得寂寥无声。
注释
历览:遍览,仔细观察。
溪中:溪流中。
有底鸣:发出声音。
萧然:寂静的样子。
芦叶:芦苇的叶子。
蓼花汀:长有蓼花的水边。
元来:原来。
轿顶:轿子的顶部。
呜呜响:发出呜呜的声音。
将谓:误以为。
风声:风吹的声音。
雁声:大雁的叫声。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山水之美的诗,通过溪流、芦叶和蓼花营造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开篇“历览溪中有底鸣”一句,以溪水为主,点出了自然界的声响,与后文的“呜呜响”形成呼应,表现了诗人对山谷间声音美感的捕捉。

接着,“萧然芦叶蓼花汀”一句,则以植物景象为背景,通过“萧然”二字传达出秋风轻拂下的意境,而“蓼花汀”则具体描绘了水边景致。诗人借此表现了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季节变迁的感悟。

第三句“元来轿顶呜呜响”,转而强调声音来源,原来那“呜呜响”的声音是来自轿顶,这里可能隐含着某种生活情景,但在诗意上则更加突出了自然界的声音与人类活动的声音的交织。

最后一句“将谓风声是雁声”则表达了诗人对声音来源的推测,或许是在说,即便轿顶有响,人们仍然会误以为那是远处大雁的叫声。这不仅体现了自然与人类感知之间的微妙联系,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

总而言之,这首诗通过精细的观察和巧妙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秋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让读者能够体会到诗人对自然界声音美学的独特领悟。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淮阳公主挽歌

玉颜生汉渚,汤沐荣天女。

金缕化邙尘,哀荣感路人。

凤皇曾作伴,蝼蚁忽为亲。

畴日成蹊处,秾华不复春。

(0)

投翰林张侍郎

举家贫拾海边樵,来认仙宗在碧霄。

丹穴虽无凡羽翼,灵椿还向细枝条。

九衢马识他门少,十载身辞故国遥。

愿与吾君作霖雨,且应平地活枯苗。

(0)

咏陀罗山

凿开混沌露元气,散布森罗弥梵天。

云外无时不閒在,楼居何处得超然。

(0)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桃坞

春坞桃花发,多将野客游。

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头。

(0)

山中松

枝耸碧云端,根侵藓壁盘。

几经良匠顾,犹作散材看。

雪积花开少,风多子落乾。

空存后凋色,岁晚出林峦。

(0)

家无阿堵物,门有宁馨儿。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