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苔》
《咏苔》全文
明 / 正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青如蚨血染颓垣,汉寝唐陵几断魂。

莫笑贫家春寂寞,渐随积雨上青门。

(0)
鉴赏

这首诗《咏苔》由明代诗人正淳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苔藓生长的景象与诗人对其深沉的情感。

首句“青如蚨血染颓垣”,以“青”字点出苔藓的颜色,如同蚨(一种昆虫)的血液般鲜绿,渲染出苔藓在破败墙垣上的生机勃勃。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苔藓的绿色与蚨血的鲜红相比较,不仅突出了苔藓的鲜艳,也暗示了其生命力的顽强,即使在荒废的环境中也能顽强生长。

次句“汉寝唐陵几断魂”,将苔藓生长的环境扩展至历史的纵深,联想到汉代的寝陵和唐代的陵墓。这里的“寝”和“陵”分别指帝王的陵寝和陵墓,象征着古代辉煌的历史遗迹。然而,“几断魂”三字则透露出一种哀婉的情绪,仿佛在感叹这些曾经辉煌的皇家陵寝如今已荒废不堪,苔藓的蔓延似乎是对历史变迁的一种无声见证,蕴含着对过往繁华不再的感慨。

后两句“莫笑贫家春寂寞,渐随积雨上青门”,转而表达了一种豁达与乐观的态度。诗人劝慰人们不要嘲笑贫寒之家在春天的寂寞,因为苔藓也在默默地生长,逐渐地向上攀爬,最终可能达到青门(古代长安城的北门,此处借指高处或远方)。这句话既是对苔藓坚韧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生活境遇不佳者的一种鼓励,寓意着即使身处困境,也应保持希望,努力向上,终会有所收获。

整首诗通过对苔藓这一微小生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正淳
朝代:明   字:古心   籍贯:闽县

洪武中诗僧
猜你喜欢

丁卯之岁予病甚陟甫约游鄮山阿育王寺一日晚坐山门外万念俱忘恍然若有以无得为得也别经廿载世变不可言感念不已因寄怀陟甫一首

僧堂晚出坐松根,梵寂钟残净客魂。

当日忘言两居士,只今牵梦一山门。

旧游回味真难再,末劫深临倘有存。

终拟入山寻宿约,塔前勤礼佛慈恩。

(0)

毅夫同年挽诗·其二

予谥昭臣节,书官限本朝。

向隅灵可慰,赍志恨难消。

危涕乘衰暮,同心委沆寥。

兵尘昏岭表,惨淡若为招。

(0)

咏花瓶

生来长是供花枝,净几添泉好护持。

几度湘帘春日影,今番相对梦回时。

(0)

谒节庵师不遇感赋一首

烈士甘徇名,贪夫则徇财。

不谓俊及流,兼妙然蠡才。

寥翔忽下集,洽狎鸱无猜。

烈烈贞妇操,高筑怀清台。

古疾未有此,岂日非怪灾。

儒服捐一耻,维绝惊天摧。

凄其衡门下,商歌出荒莱。

曲肱无一饱,吐食盈琼瑰。

芒然群刺天,饥凤孤徘徊。

天寒竹实尽,凄我千春怀。

(0)

斋中红梅水仙山茶瑞香海棠牡丹玉兰盛开

山谷谪荆州,复入都下梦。

小窗逢春暄,撩人花气重。

今我住梦中,风味略相共。

园丁担花来,一笑分薄俸。

火速三春妍,并作斗室供。

隔年水仙梅,贞秀出冰冻。

多香不相袭,并妙难伯仲。

安居虱清时,视涪得孰众。

几得如许閒,清坐了宾送。

(0)

靖寓得翼堂族叔讣哭挽七绝二首·其二

无端常自泪潸然,遥望青山隔一川。

回忆北楼同玩月,此心不觉付啼鹃。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