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九首·其七》
《念奴娇九首·其七》全文
清 / 蒋敦复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小楼人去,是谁教明月,照向空房。

一夜梅花千里梦,无言独自昏黄。

雁不笺愁,蛩难絮恨,尘满旧琴囊。

朝来鹊噪,邻家夫婿还乡。

犹记帘底牵衣,尊前阁泪,此际怕思量。

病骨天寒无一把,消受薄薄衣裳。

卿自须怜,侬还是福,镜里守容光。

少年过也,不成长恁疏狂。

(0)
鉴赏

这首《念奴娇九首(其七)》由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深沉的离别之痛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小楼人去”便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暗示主人公独处小楼,身边已无陪伴之人。接着“是谁教明月,照向空房”,以明月的清辉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月光似乎成了情感的寄托,将主人公的思绪引向远方。

“一夜梅花千里梦,无言独自昏黄”两句,运用了梅花与梦境的意象,表达了主人公在梦中与远方亲人相聚的愿望,但醒来后却只能面对现实的孤独与黯淡。梅花的开放象征着希望与美好,但在这位主人公心中,却只能化为无尽的思念与哀愁。

“雁不笺愁,蛩难絮恨,尘满旧琴囊”三句,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雁与蛩分别代表了传递消息与诉说心事的使者,但在主人公这里,它们都无法传达或化解心中的愁绪与怨恨。旧琴囊的尘封,象征着往日欢愉时光的逝去,以及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失落。

“朝来鹊噪,邻家夫婿还乡”两句,通过邻家喜讯的对比,更加凸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忧伤。朝起时分,喜鹊的鸣叫本应带来吉祥,但对于主人公而言,却是更加深重的孤独感的体现,因为这声音仿佛提醒她,自己所期待的团聚并未到来。

“犹记帘底牵衣,尊前阁泪,此际怕思量”三句,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主人公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帘底牵衣的温馨场景与尊前阁泪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病骨天寒无一把,消受薄薄衣裳”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疲惫,即使在寒冷的天气里,也无法得到温暖的慰藉。这里的“一把”既指实际的衣物,也暗喻了对温暖情感的渴望。

“卿自须怜,侬还是福,镜里守容光”三句,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期许与自我安慰。她意识到自己需要自我怜悯,同时也认为自己仍有幸福可寻,即使是在镜中守望自己的容颜,也是一种对美的追求与坚持。

最后,“少年过也,不成长恁疏狂”两句,以对过去的回忆结束,提醒自己不应再像年轻时那样放纵,而是要珍惜眼前,面对现实。整首词在深情与理智之间找到了平衡,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又展现了对未来的理性思考。

综上所述,《念奴娇九首(其七)》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在离别与思念中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其对爱情、友情、亲情的深切渴望与对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蒋敦复
朝代:清

(1808—1867)清江苏宝山人,原名尔锷,字纯甫,号剑人。诸生。少时一度出家为僧,名铁岸,一称妙尘。曾以策干杨秀清,后又作诗献曾国藩。识英语。后在上海为人佣书。有《啸古堂集》等。
猜你喜欢

题李成所画十册·其八雪溪仙馆

大树小树俄变玉,千峰万峰忽失青。

高人深掩茅屋卧,不羡围炉醉复醒。

(0)

元日贺裴都事朝回

海上琼楼接五城,人间歌吹近蓬瀛。

云移豹尾旌旗暖,日射螭头剑戟明。

拜舞尽随仙仗入,退归遥听玉珂鸣。

欣欣百草含春意,得傍东君暖处生。

(0)

题宋春卿城市山林

功名身外聊复尔,丘壑胸中实过之。

盘谷寿康怀李愿,辋川潇洒友王维。

何人使气铁如意,老子放怀金屈卮。

市井收声良夜永,竹风杉月乱书帷。

(0)

松雪墨梅

忆昔冲寒踏雪时,百花零落愿开迟。

如今收拾横书卷,一任无情塞管吹。

(0)

题贞节贾母刘氏

常时易处变时难,掬育孤儿纺织间。

向使相欢得偕老,贞名未必满人寰。

(0)

寿王学士秋涧七十

早岁声华便轶群,学优不辍向来勤。

两宫垂顾逢千载,三世读书萃一门。

兰省柏台留谠论,玉堂金马焕雄文。

平头七十无多贺,会见诸孙子又孙。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