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小树俄变玉,千峰万峰忽失青。
高人深掩茅屋卧,不羡围炉醉复醒。
大树小树俄变玉,千峰万峰忽失青。
高人深掩茅屋卧,不羡围炉醉复醒。
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之美与隐逸之士的生活情态。
首句“大树小树俄变玉”,以“俄”字强调了变化之迅速,将树木瞬间披上了一层晶莹剔透的冰雪,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赋予了纯洁与静谧。接下来,“千峰万峰忽失青”一句,进一步渲染了雪后山川的景象,原本翠绿的山峰在大雪覆盖下变得一片银白,失去了原有的色彩,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高人深掩茅屋卧”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他远离尘嚣,隐居于山林之中,静静地躺在简陋的茅屋里,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生活。“不羡围炉醉复醒”则表达了这位隐士对物质欲望的淡泊,他并不羡慕他人围炉取暖、饮酒作乐的生活方式,而是更倾向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亲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隐士生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扰扰浮生外,华阳一洞春。
道书金字小,仙圃玉苗新。
芝草迎飞燕,桃花笑俗人。
楼台争耸汉,鸡犬亦嫌秦。
愿得青芽散,长年驻此身。
偶至无尘空翠间,雨花甘露境闲闲。
身心未寂终为累,非想天中独退还。
王师劳近甸,兵食仰诸侯。
天子无南顾,元勋在上游。
大才生间气,盛业拯横流。
风景随摇笔,山川入运筹。
羽觞交饯席,旄节对归舟。
莺识春深恨,猿知日去愁。
别离花寂寂,南北水悠悠。
唯有家兼国,终身共所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