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卯之岁予病甚陟甫约游鄮山阿育王寺一日晚坐山门外万念俱忘恍然若有以无得为得也别经廿载世变不可言感念不已因寄怀陟甫一首》
《丁卯之岁予病甚陟甫约游鄮山阿育王寺一日晚坐山门外万念俱忘恍然若有以无得为得也别经廿载世变不可言感念不已因寄怀陟甫一首》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僧堂晚出坐松根,梵寂钟残净客魂。

当日忘言两居士,只今牵梦一山门。

旧游回味真难再,末劫深临倘有存。

终拟入山寻宿约,塔前勤礼佛慈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病中与友人约定游览鄮山阿育王寺的情景,通过晚坐山门外的静谧时光,表达了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怀念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僧堂晚出坐松根,梵寂钟残净客魂”,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松树根部,聆听晚钟声,内心宁静至极的场景。这里的“梵寂”形容寺庙的寂静,而“净客魂”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平静。

颔联“当日忘言两居士,只今牵梦一山门”,对比了过去两位隐士在山中畅谈的自由与今日只能在梦中追寻那份自由的遗憾。这里“两居士”象征着过去的自由与闲适,“一山门”则是现实中的限制与束缚。

颈联“旧游回味真难再,末劫深临倘有存”,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同时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可能的末日感到忧虑。这里的“旧游”指过去的快乐时光,“末劫深临”则暗示了对生命终结的思考。

尾联“终拟入山寻宿约,塔前勤礼佛慈恩”,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渴望回归自然,寻找与友人的约定,并在佛塔前虔诚地祈祷,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这里“宿约”指的是与友人的约定,“塔前勤礼”则体现了对佛教信仰的尊重和追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对未来未知的忧虑,同时表达了对自然、友情和宗教信仰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和乩仙一清道人刘将军行

明灯熠熠香成灰,灵符飞去诗魂来。

为言昨宵洞庭晏,坐有佳客同倾杯。

赋成长句赠谁某,金刀之忏将军才。

平沙茫茫木不律,食叶春蚕又下笔。

新诗索和句瑰奇,累牍连篇自录出。

将军刘姓是阿谁?就君诗意思风期。

吾闻当年刘越石,吹笳退敌有神策。

幽魂毅魄终古存,昨夜与君或同席。

然而职官之制今古殊,军门之称昔所无。

又况将军部下辖兵有定额,何以十百千万奇零不整累累如贯珠?

想是当时三万七千五百一十有二卒,实与将军同袍同泽同战同捐躯。

然而君诗论成不论败,往复揣摩大可怪。

得毋将军今日犹生全,梦魂来与君周旋。

雏姬窈窕二八年,天阴泥滑路几千。

君亦携去登华筵,男女杂坐何喧阗。

淳于一石已醉眠,归来独自大可怜。

我知不必真有此,此是君之寓言耳。

子仪光弼俱于秋,人物否臧有所指。

事权不属空杞忧,吾恐彭篯亦夭死。

为我行乐猜迷藏,人生何必为侯王?

(0)

红梅八首·其一

孤峭心情未入时,故教脂粉玷幽姿。

文从绚烂归平淡,质为清高费护持。

生面已开桃李派,芳心不使蝶蜂知。

从今识破餐霞术,紫府丹宵便合宜。

(0)

自宝苍庵同健上人过双林庵

径转如无尽,山行岂厌深。

过桥行一里,访寺得双林。

云淡往来迹,潭空今古心。

不逢僧指点,胜地杳难寻。

(0)

过春申君黄歇冢上二首·其一

珠履三千客满庭,平原使君见皆惊。

杀身不听朱英策,空负当时好士名。

(0)

墨菊·其一

解印归来鬓巳斑,故园松菊可怡颜。

祗缘三径荒凉久,特写秋花仔细看。

(0)

次韵谢蜀王六首·其四

德尊待士真忘势,位下忧民每悔狂。

明日岷峨应渐远,莫云回首看青苍。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