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姑苏台歌寄方养心》
《姑苏台歌寄方养心》全文
元 / 吴莱   形式: 古风

姑苏台南阊阖开,姑苏台北鸿雁来。

春花秋月几时好,步屧寻香去如扫。

冤胥愤血空海潮,老濞妖妆又烟草。

少年为客谁我令,千里汝犹谈一经。

黄龙挟舟夜有雨,白虎司剑天无星。

山中昌蒲十二节,未肯落尽青头发。

姑苏台上愁杀人,身在句吴望句越。

(0)
鉴赏

这首《姑苏台歌寄方养心》由元代诗人吴莱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姑苏台的历史变迁与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姑苏台南阊阖开,姑苏台北鸿雁来”,以姑苏台南北两端的景象起笔,阊阖门的开启象征着历史的更迭,而鸿雁南来北往则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接下来,“春花秋月几时好,步屧寻香去如扫”两句,将自然美景与人的行踪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无情。

“冤胥愤血空海潮,老濞妖妆又烟草”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历史上的悲剧与荒诞,冤屈与愤怒如同汹涌的海潮,而老濞的妖艳装扮则成了荒凉烟草的映衬,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

“少年为客谁我令,千里汝犹谈一经”两句,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离家远游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方养心的思念,即使相隔千里,对方仍能谈论学问,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共同的精神追求。

“黄龙挟舟夜有雨,白虎司剑天无星”两句,通过奇特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夜晚风雨交加、星辰不见的画面,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某种神秘力量或命运的隐喻。

“山中昌蒲十二节,未肯落尽青头发”一句,以山中昌蒲的生长状态,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即使历经风雨,也依然保持生机。

最后,“姑苏台上愁杀人,身在句吴望句越”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站在姑苏台上,面对历史与现实的沉重感,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友情以及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吴莱
朝代:元

(1297—1340)婺州浦江人,初名来,字立夫,号深袅山道人。吴直方子。从学于方凤,博极群书。仁宗延祐七年以《春秋》举进士,不第。退居深袅山中,穷诸书奥旨,著《尚书标说》、《春秋世变图》、《春秋传授谱》、《古职方录》、《孟子弟子列传》、《楚汉正声》、《乐府类编》等书。后以御史荐,授长芗书院山长,未上卒。私谥渊颖先生。有《渊颖集》 
猜你喜欢

迎神

陟巉岩兮望九嶷,玄云□兮灵御驰。

裸二女兮骖文螭,飞蕙盖兮搴翠旂。

沅湘兮无波,涔阳兮际霞。

风伯兮前导,欃枪兮后罗。

山有木兮木有松,怀重华兮心忡忡。

椒酒兮鼍鼓,逢神之降兮风沨沨,将愉享兮君山之宫。

(0)

荣恩介寿诗为陈矩庵中丞乃翁作四首·其三

乾坤荡无极,客子日行迈。

永怀将父吟,陟岵发潜嘅。

閒登楚丘望,长川皓如带。

高榭鸣凉蝉,秋风起江介。

烟中树如荠,隐隐见吴会。

(0)

美之席上限韵送别二首·其一

恻恻重恻恻,当歌忽成默。

客车驾双轮,欲挽不可得。

华灯粲宵焰,殷勤照行色。

月转庭榭光,风起檐树黑。

谁能理朱丝,为鼓长相忆。

(0)

题扇寄杨师文三首·其三

倦客维舟倚短松,乱云流水愧行踪。

蓬窗今夜乡关梦,飞出前山第几峰。

(0)

莎汀四首·其二

入望青青莎径深,西风落日力难任。

叶垂清露泽通涧,色暗湘帘山正阴。

物态有情归地主,化机随处见天心。

危阑侧近莫喧笑,下有蛟龙时一吟。

(0)

送焦阁老致仕

忍笑投簪出禁林,都门黄叶报秋深。

苍生其柰东山卧,湖海谁知后乐心。

舟载夕阳横野渡,堂閒清昼看槐阴。

钓游旧地俱无恙,藜杖从今得再寻。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