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望青青莎径深,西风落日力难任。
叶垂清露泽通涧,色暗湘帘山正阴。
物态有情归地主,化机随处见天心。
危阑侧近莫喧笑,下有蛟龙时一吟。
入望青青莎径深,西风落日力难任。
叶垂清露泽通涧,色暗湘帘山正阴。
物态有情归地主,化机随处见天心。
危阑侧近莫喧笑,下有蛟龙时一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莎径幽深,西风萧瑟,落日无力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物态之美与生命的律动。
首联“入望青青莎径深,西风落日力难任”,开篇即以“青青莎径”展现了一条幽静深远的小路,而“西风落日”则勾勒出夕阳西下,微风吹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宁静的氛围。这里,“力难任”三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西风之强,也暗示了诗人面对自然之力时的无力感,为全诗的情感基调定下了基调。
颔联“叶垂清露泽通涧,色暗湘帘山正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清露滋润着垂下的树叶,仿佛是自然界的甘霖,而“色暗湘帘”则暗示了山间的阴郁,与前句的“清露”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光与暗、明与暗的交织。这里的“通涧”和“山正阴”不仅描绘了具体的自然景观,也寓意着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颈联“物态有情归地主,化机随处见天心”,将自然界的物象赋予了情感,表达了万物皆有灵性,回归大地母亲怀抱的主题。同时,“化机”与“天心”相呼应,暗示了自然界的规律与宇宙的中心,体现了人与自然、生命与宇宙之间的深刻联系。
尾联“危阑侧近莫喧笑,下有蛟龙时一吟”,以“危阑”象征人生的险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应保持沉稳与谦逊,避免轻率与喧嚣。而“下有蛟龙时一吟”,则以神话中的蛟龙吟唱,象征着内心深处的思考与情感的释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充满了哲思与情感的交融。
草木尽柔脆,夫君抱刚质。
孤标老更高,翠叶秋仍密。
伊余亦刚介,论交自畴昔。
相见眼终青,直谅盖多益。
夕阳映雪低,晓露和烟滴。
清修良起予,安可无一日。
柳条但柔姿,桃李从令色。
与君期岁寒,勿作春风客。
潜鳞思纵壑,倦羽欲归林。
平生山水兴,过眼必登临。
况复西风来,天云布层阴。
残暑退十舍,新凉直万金。
寒光流素魄,远碧露危岑。
高士感时节,忘言发幽琴。
子期不可作,天地知吾心。
林木为之振,人间无此音。
诗成寄孤客,清飙一披襟。
会当逢好景,藜杖去相寻。
人生饮天和,各抱无弦琴。
云何不自开,溺彼宫商音。
郑卫剧淫哇,听者返如林。
耳根一以荡,万劫迷真心。
安得佛之力,与世开群瘖。
神机运帝车,元气如酌斟。
鱼鸟得其性,云渊自飞沉。
不见南风歌,仁声入人深。
吏涂牛马走,未老颜色槁。
归来隐林坰,富贵轻毫杪。
前村梅树芳,点萼红犹小。
问讯疏篱边,侧听迎春鸟。
春工有先驰,一浣忧心悄。
寒梢未粘玉,攀折嫌太早。
吹香定重来,宿留严冬后。
明朝韶景妍,更不齿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