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恻重恻恻,当歌忽成默。
客车驾双轮,欲挽不可得。
华灯粲宵焰,殷勤照行色。
月转庭榭光,风起檐树黑。
谁能理朱丝,为鼓长相忆。
恻恻重恻恻,当歌忽成默。
客车驾双轮,欲挽不可得。
华灯粲宵焰,殷勤照行色。
月转庭榭光,风起檐树黑。
谁能理朱丝,为鼓长相忆。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边贡所作的《美之席上限韵送别二首》中的第一首,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场景。
首句“恻恻重恻恻”以双重叠词“恻恻”表达出离别时内心的悲痛与不舍,营造了一种哀伤的氛围。接下来“当歌忽成默”,在即将分别之际,歌声戛然而止,暗示着情感的难以言表和离别的沉重。
“客车驾双轮,欲挽不可得”形象地描绘了送行的情景,乘坐的车辆缓缓前行,象征着离别不可避免的事实。诗人试图挽留,但现实却无法改变,表达了对离别无可奈何的感慨。
“华灯粲宵焰,殷勤照行色”写出了夜晚送别时的景象,华灯照亮了道路,象征着对远行者的祝福与关怀。这里通过灯火的明亮,反衬出离别的孤独与凄凉。
“月转庭榭光,风起檐树黑”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月亮在庭院中缓缓移动,洒下柔和的光芒;而风吹动檐下的树木,使得夜色更加深沉。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增强了离别场景的寂寥感。
“谁能理朱丝,为鼓长相忆”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象如果能弹奏琴弦(朱丝),那将是为远方的朋友鼓乐相伴,以寄托长久的思念。这不仅是一种艺术上的追求,更是心灵深处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描绘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海角飘零。叹汉苑秦宫,坠露飞萤。
梦回天上,金屋银屏。歌吹竞举青冥。
问当时遗谱,有绝艺、鼓瑟湘灵。
促哀弹,似林莺呖呖,山溜泠泠。
梨园太平乐府,醉几度春风,鬓变星星。
舞破中原,尘飞沧海,风雪万里龙庭。
写胡笳幽怨,人憔悴、不似丹青。酒微醒。
对一窗凉月,灯火青荧。
昼景清和,南风扇、葛衣未试。
知又是、梅黄时候,麦秋天气。
宝鸭旋薰香篆小,绿阴生寂重门闭。
有画梁双燕伴人愁,知人意。萤窗苦,貂蝉贵。
穷与达,心如醉。个月来多病,不禁憔悴。
讳疲怎谩衣带缓,怯眠却把窗儿倚。
问阿谁、心绪正如今,还如此。
元气充餐,麻衣遮体,万事转头何济。
黄芽白雪,黑水红云,轩帝注传名世。
深谢名师,说破希夷,妙理本来精粹。
把仙胎、养就云□,缭绕万神咸备。
持造化、个个圆成,人人具足,一气返还资质。
周游八景,遍赏三山,不离目前亲诣。
堪笑迷途,岂识阴阳,宗祖任教邪魅。
炼金丹、悉是乾坤英秀,闲生豪气。
诉衷情,为大地众生泪洒。
晓夜忧煎贪活路,尽都被、妻男相挂。
使万种机关图富贵,全不怕、犁耨高架。
劝愚迷早悟,后世因缘,直言直写。幽雅。
买玄妙不用钱价。
只用他心灯常不昧,要万法灵通总压。
待行满丹成归去日,把四假凡躯脱下。
向桃源仙会,玉殿金楼,长春不夜。
庐山根盘几百里,屏风九叠开画图。
浮岚吐秀挹南斗,黛色眇眇来青湖。
山西石门翠如刷,山东石镜大如月。
三梁倒挂银河疏,六月飞花洒寒雪。
春风锦绣花玲珑,彩云盘结摩霄宫。
凉回紫极竹声远,红尘不到金芙蓉。
我昔曾穿谢公屐,散策曾寻谢公迹。
微风弄景松桧鸣,微雨弄晴瑶草碧。
重峦叠嶂烟凄迷,剥苔扫碧寻古题。
兴阑回首不知处,落花流水孤猿啼。
君作庐山游,揽结庐山秀。
拂拭双瞳人,细看莲花漏转首。
白云如雪飞,庐山面目非当时。
归来旧事不须问,石田水暖菖蒲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