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庭宾客散,独坐更移时。
西岭云生巧,东林月上迟。
蛩声鸣乱草,萤火照疏篱。
虚馆清秋夜,幽怀只自知。
小庭宾客散,独坐更移时。
西岭云生巧,东林月上迟。
蛩声鸣乱草,萤火照疏篱。
虚馆清秋夜,幽怀只自知。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新秋夜坐》描绘了新秋夜晚寂静而深沉的景象。首句“小庭宾客散”,写出了夜深人静,客人都已离去,诗人独自一人在小庭院中。接着,“独坐更移时”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时间的流逝。
“西岭云生巧”描绘了远处山岭上云彩的巧妙变化,可能暗示着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也暗含着内心的思绪飘忽不定。“东林月上迟”则写出月亮升起得缓慢,似乎也在呼应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期待。
“蛩声鸣乱草”通过虫鸣声的描写,渲染出秋夜的寂寥,杂草丛生之地,更显荒凉。最后,“萤火照疏篱”以微弱的萤火之光照亮稀疏的篱笆,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微弱希望和孤独的思考。
整首诗以清冷的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新秋之夜的孤寂情怀,以及对自我心境的深刻剖析。
谁知归雁亭中客,鼓翼来游雁荡山。
更寄雁图凭雁足,秋风孤雁苦思还。
鸿鹄不作三年飞,乘秋逸兴高九疑。
去寻岩桂香中路,趁得御柳风前期。
青钱立登天上选,黄绢共赏人间辞。
汉庭第一公家事,平步凌云要及时。
野寺何所有,梅花如玉盆。
客愁浩如许,我声已载吞。
大士坐丈室,燠若阳谷温。
从来第一义,入耳简不烦。
不谓兵火馀,见此祇树园。
仰沐方外契,蔼然风味存。
我诗如废井,已涸宁有源。
又如既老马,力尽不复奔。
空馀浩然气,踵见常焞焞。
熊经非我事,讵以胎息论。
蒙庄岂达者,区区说鹏鲲。
何如柳下惠,坐令薄夫敦。
殊方对节物,凄断游子魂。
山晚云欲雪,阴风树雅翻。
不见柴桑翁,此意无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