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萧德洪赴试建安》
《送萧德洪赴试建安》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鸿鹄不作三年飞,乘秋逸兴高九疑。

去寻岩桂香中路,趁得御柳风前期。

青钱立登天上选,黄绢共赏人间辞。

汉庭第一公家事,平步凌云要及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xiāohóngshìjiànān
sòng / xùn

鸿hóngzuòsānniánfēichéngqiūxīnggāojiǔ

xúnyánguìxiāngzhōngchènliǔfēngqián

qīngqiándēngtiānshàngxuǎnhuángjuàngòngshǎngrénjiān

hàntínggōngjiāshìpínglíngyúnyàoshí

注释
鸿鹄:大雁。
逸兴:好兴致。
九疑:古代山名。
岩桂:桂花。
御柳:皇家园林中的柳树,象征皇恩。
前期:提前。
青钱: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隐喻,指优秀人才。
黄绢:古代女子才女的代称,此处指诗文。
汉庭:汉朝朝廷。
公家事:朝廷公务。
凌云:形容官位显赫。
翻译
大雁不会连续三年都不南飞,趁着秋天的好兴致飞越高峻的九疑山。
要去寻找隐藏在岩桂香气中的道路,争取在皇帝赏赐的春风之前到达。
青钱立即成为天子选拔的佳品,黄绢共同欣赏人间的优美诗篇。
在朝廷中首要的是公家事务,步步高升要抓住时机,不可拖延。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士人赴考之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其才华和未来的美好祝愿。"鸿鹄不作三年飞",取自《尚书·益稷篇》中的“九年不鸣”,比喻士人潜心修学,如同鸿鹄三年的积蓄待放之势。

"乘秋逸兴高九疑"中,“乘秋”指借助秋季的风光,抒发胸臆;“逸兴”表达了诗人对赴考士人的高昂情怀与志向;“高九疑”则形容其登上高处,对未来有着深远的思考和憧憬。

"去寻岩桂香中路",诗人希望这位士人能找到那如同岩桂般清幽而芬芳的人生道路。"趁得御柳风前期"则表达了对其能够在春风(即考取的良机)到来之前顺利通过考试的祝愿。

"青钱立登天上选"、“黄绢共赏人间辞",分别比喻士人的才华被举荐于朝廷和他的文章将为世人所赞赏。这里“青钱”指的是古代用青铜制成的钱币,比喻士人的才华;“黄绢”则是高级丝织品,用以象征其文采。

"汉庭第一公家事"表明这位士人的才学已达到最高水平,足以担当国家大事。最后,“平步凌云要及时”,意在提醒士人要把握时机,像行走平地一样轻松地超越云端,达到了高处。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比喻,表达了对赴考士人的深切祝愿,希望他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并在文学创作上取得卓越成就。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蝶恋花

芳草生烟横野渡,绿到春山,山色深于树。

离恨年年萦别绪,桃根桃叶秦淮路。

眼底韶华容易度,燕子斜阳,说与归期误。

婪尾余花春已暮,柳丝不解牵伊住。

(0)

生查子

径转翠屏开,一片荼蘼雪。

不待晚妆成,自下香阶折。

莺是故园莺,月是当时月。

谁分比来心,只觉看承别。

(0)

浣溪沙·其二夏夕赏莲

曲水流通濯锦红。新门移转纳香风。

画舟时傍彩云中。

半夜月明歌楚调,双莲波冷泣吴宫。

鸳鸯惊散各西东。

(0)

卜算子

杨柳小蛮腰,惯逐东风舞。

学得琵琶出教坊,不是商人妇。

忙整玉搔头,春笋纤纤露。

老却江南杜牧之,懒为秋娘赋。

(0)

又赓曹文寿韵

翩翻飞舞布田垓,似絮还疑玉蕊梅。

一夜扑窗春蝶戏,好风吹去又推来。

(0)

送名医凌汉章还苕三首·其三

柬书孤剑别西秦,红树青山泼眼新。

千里风尘双短鬓,五湖烟水一闲身。

梦回孤馆寒砧急,望入遥空候雁宾。

料得纪行多赋咏,云笺无惜寄阳春。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