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尚容寒畯,双眉拓得高。
人才收小草,经济嚼空螯。
落溷怜名女,呼衿让土豪。
冲霄曾有愿,无羽又无毛。
孰尚容寒畯,双眉拓得高。
人才收小草,经济嚼空螯。
落溷怜名女,呼衿让土豪。
冲霄曾有愿,无羽又无毛。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季珠的《杂感四首》之四,通过描绘社会现象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深切忧虑和对人才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句“孰尚容寒畯,双眉拓得高”以反问开篇,表达了对社会上对贫寒之士缺乏包容的不满,暗示了社会阶层间的巨大差距。接着,“人才收小草,经济嚼空螯”两句运用比喻,将人才比作“小草”,经济能力比作“空螯”,形象地描绘出社会中人才被忽视、经济能力微不足道的现状,反映了社会对人才价值的低估。
“落溷怜名女,呼衿让土豪”则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前一句“怜名女”表达了对女性才华的同情与赞赏,后一句“让土豪”则讽刺了社会上对土豪的盲目崇拜与纵容,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价值观扭曲的批判。
最后,“冲霄曾有愿,无羽又无毛”两句,诗人以鸟喻人,表达了自己虽有冲天之志,却因缺乏翅膀(象征机遇与能力)而无法实现的愿望,暗含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对社会现实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人才价值的强烈关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深切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