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山下浥清风,得似滁阳有醉翁。
岚气每随天早晚,水声长绕屋西东。
千寻峭壁瞻依地,万顷平田灌溉功。
二物古来堪比寿,愿登巀嵲写琤琮。
甘泉山下浥清风,得似滁阳有醉翁。
岚气每随天早晚,水声长绕屋西东。
千寻峭壁瞻依地,万顷平田灌溉功。
二物古来堪比寿,愿登巀嵲写琤琮。
此诗《泉山书院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通过对泉山书院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书院环境的赞美与向往。首句“甘泉山下浥清风”以“甘泉”点明地点,以“清风”渲染氛围,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意境。接下来“得似滁阳有醉翁”,借用了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典故,表达了对书院环境的赞赏,仿佛置身于醉翁亭中,享受着山水之乐。
“岚气每随天早晚,水声长绕屋西东”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书院周围的自然景象,岚气随天而动,水声潺潺不绝,展现出一种动态和谐之美。接着“千寻峭壁瞻依地,万顷平田灌溉功”则进一步展示了书院所处地理环境的壮丽与实用性,峭壁巍峨,平田广袤,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巧妙结合。
最后,“二物古来堪比寿,愿登巀嵲写琤琮”表达了诗人对长寿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书院及其环境的深厚情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以及对书院环境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太清霁云雷,阳春陶物象。
明牧行春令,仁风助升长。
时和俗勤业,播殖农厥壤。
阴阴桑陌连,漠漠水田广。
郡中忽无事,方外还独往。
日暮驻归轩,湖山有佳赏。
宣城传逸韵,千载谁此响。
日爱蘅茅下,闲观山海图。
幽人自守朴,穷谷也名愚。
倒岭和溪雨,新泉到户枢。
丛兰齐稚子,蟠木老潜夫。
忆戴差过剡,游仙惯入壶。
濠梁时一访,庄叟亦吾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