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问所获,不偿灌艺资。
信斯恒失利,外应无圃师。
我非事辜榷,人情亦欲知。
为公与自为,所差在毫釐。
既惭彼刍荛,小节应听之。
年年问所获,不偿灌艺资。
信斯恒失利,外应无圃师。
我非事辜榷,人情亦欲知。
为公与自为,所差在毫釐。
既惭彼刍荛,小节应听之。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弘历创作的《学圃杂兴五首》中的第三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农业劳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诗中提到每年询问收成,却无法补偿灌溉和种植的成本,这反映了农业生产中的经济压力。诗人认为持续这样做可能会导致损失,但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园艺指导。他强调自己并非故意冒犯或失误,而是希望了解人们对于农业活动的真实需求。
诗人提出了一种观点:无论是为了他人还是为了自己,行动之间的细微差别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他承认自己可能在某些小事上显得不够谨慎,愿意听取并接受合理的建议。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对自然法则的敬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我反思的态度。通过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入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敏感洞察。
飞盖凌沧溟,高台拂朱鸟。
乾坤一水浮,日月双轮绕。
尘埃纷局促,正坐眼孔小。
景山千丈松,慰我冰雪皎。
万里一春风,东西逐騕袅。
故人子罗子,仙鹤归华表。
暮雨江门舟,含悽问封草。
假令鲍叔在,一士亦不少。
谁云越台近,举目河山杳。
冥冥白沙坞,云烟共昏晓。
自分江湖老此身,不图重拜圣恩新。
世间荣落逡巡事,慎莫轻看失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