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兴十七首·其十五》
《感兴十七首·其十五》全文
明 / 林大钦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知为伤陵迟,一德可终生。

逍遥随大化,顺应故无情。

达观齐万物,抚己何独清。

冥然绝所虑,斯理日明明。

知德形乃实,虚通道之平。

鼎鼎百年内,持此慰吾诚。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钦的《感兴十七首》中的第十五首,名为“知德”。诗中表达了对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知为伤陵迟,一德可终生。”点明了知识与道德的关系,认为知识的追求可能会让人陷入浮躁,而坚守一种高尚的品德则可以伴随一生。接着,“逍遥随大化,顺应故无情。”阐述了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活态度,认为在大自然的循环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无需过分执着于情感。

“达观齐万物,抚己何独清。”进一步强调了对万事万物的平等看待,以及自我内心的纯净。诗人认为,以开阔的胸怀面对世间的一切,内心自然会保持清明。最后,“冥然绝所虑,斯理日明明。”表达了通过排除杂念,达到心灵的宁静,真理便日益显现。

“知德形乃实,虚通道之平。”指出真正的知识与道德是相互依存的实体,而理解宇宙真理的道路则是平和而真实的。全诗以“鼎鼎百年内,持此慰吾诚。”结尾,表达了在短暂的一生中,秉持这样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态度,足以慰藉内心的真诚。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林大钦对于道德修养、人生哲学及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林大钦
朝代:明

林大钦(一五一一—一五四五),字敬夫,号东莆、毅斋,海阳(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应乡试,十一年(一五三二)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权臣跋扈,无意仕进,以母老乞归。筑室以聚族人,结讲堂华严山,与乡中子弟讲贯六经。海内名流王龙溪、罗念庵、唐荆川及同郡翁东涯、薛中离时相与书言学问之意,独大钦刊落闻见,能于隐微处着力修存。优游典籍,怡情山水,为诗萧然自得。著有《东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温汝能纂《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猜你喜欢

赠吴少卿入山

友人相访入柴关,云水宽闲溪涧寒。

莫道山家无可待,老松修竹任君看。

(0)

江水二首·其二

江水何漫漫,青山眇无畔。

欲寻青溪源,鱼龙路已断。

今年刈麦早,无复为人患。

独怜行路子,束马高山半。

暑雨未当止,浮云漭不散。

行听瀑泉鸣,葛帽临幽涧。

(0)

石角山

步屐出东津,遥跂石角山。

山回道亦转,卓荦烟云间。

何人峻重阁,三休直孱颜。

吾想造化功,为此肃神奸。

嵌岩或中穴,特立气甚顽。

此角谁可折,宁当混尘寰。

游士何足知,但剥苔藓斑。

西首望城闉,群山合如环。

下临有鼻道,落日行人还。

枫叶秋欲丹,芜江逗潺潺。

重游何用戒,蓬户初无关。

(0)

古兴十六首·其一

朝亦看踰山,暮亦看踰山。

芳华春树外,古澹白云闲。

绝顶有池水,昔年栖玉颜。

妙灵想不驻,缅慕何由攀。

(0)

奉和敦义张公洞

谁识此间非洞天,白云轮囷石斓斑。

松篁蔽空世务隔,日月不动仙家闲。

金堂玉室不可测,霓旌羽盖终当还。

蛟龙沉渊马空住,会与杨许来追攀。

(0)

鄞江上作

秋潮拍江余欲去,二年穷谷江之下。

疾目不瞩西飞鸿,幽怀长寄斜阳树。

且余欲行去何之,白云缭绕故山栖。

苍颜终不为人役,不妨抱瓮治田畦。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