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敦义张公洞》
《奉和敦义张公洞》全文
宋 / 沈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谁识此间非洞天,白云轮囷石斓斑。

松篁蔽空世务隔,日月不动仙家闲。

金堂玉室不可测,霓旌羽盖终当还。

蛟龙沉渊马空住,会与杨许来追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秘仙境的壮丽景象,充满了神秘与超脱的氛围。诗人沈辽以细腻的笔触,将洞天深处的奇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谁识此间非洞天”,以疑问的语气引出主题,暗示了这并非寻常之地,而是隐藏着非凡之境的所在。接着,“白云轮囷石斑斓”描绘了洞天内部云雾缭绕、岩石色彩斑斓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随后,“松篁蔽空世务隔”一句,通过松竹遮蔽天空,象征着与尘世的隔绝,强调了此处的静谧与超然。而“日月不动仙家闲”则进一步渲染了仙人生活的悠然自得,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与外界的繁忙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金堂玉室不可测”描述了洞天内部的建筑华美且难以揣摩,暗示了其神秘莫测的性质。“霓旌羽盖终当还”则表达了对仙人归来的期待,以及对仙境永恒不变的向往。最后,“蛟龙沉渊马空住,会与杨许来追攀”两句,以蛟龙深潜、马儿空留,象征着世间万物皆有归宿,而仙人杨许(杨朱、许由)则是追求自由与超脱的典范,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洞天仙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憧憬。

作者介绍
沈辽

沈辽
朝代: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猜你喜欢

辋川集二十首.柳浪

映池同一色,逐吹散如丝。

结阴既得地,何谢陶家时。

(0)

望月怀江上旧游

往岁曾随江客船,秋风明月洞庭边。

为看今夜天如水,忆得当时水似天。

(0)

陈仓驿

锦翼花冠安在哉,雄飞雌伏尽尘埃。

一双童子应惆怅,不见真人更猎来。

(0)

谒诸葛武侯庙

永安宫外有祠堂,鱼水恩深祚不长。

角立一方初退舍,拟称三汉更图王。

人同过隙无留影,石在穷沙尚启行。

归蜀降吴竟何事,为陵为谷共苍苍。

(0)

留守府酬皇甫曙侍御弹琴之什

青琐昼无尘,碧梧阴似水。

高张朱弦琴,静举白玉指。

洞箫又奏繁,寒磬一声起。

鹤警风露中,泉飞雪云里。

泠泠分雅郑,析析谐宫徵。

座客无俗心,巢禽亦倾耳。

卫国知有人,齐竽偶相齿。

有时趋绛纱,尽日随朱履。

那令杂繁手,出假求焦尾。

几载遗正音,今朝自君始。

(0)

秋夕

护霜云映月朦胧,乌鹊争飞井上桐。

半夜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