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韩波诗二十韵》
《韩波诗二十韵》全文
清 / 王易   形式: 古风

同云霁寒霄,缺月隐穹碧。

其间若有人,捡柴当此夕。

野语出齐东,谓是食贫客。

北风雨雪雱,慈母殒寒疾。

哀哉凯风歌,耗矣皋鱼泣。

养体不可能,守死志无斁。

年年觅散柴,藉禦严霜逼。

坐是致人间,四旬寒不戢。

斯言宁凿空,有自吾可必。

为事固近情,副会遂失实。

拔木记金縢,雊雉载彤日。

倘无人立豕,或有退飞鹢。

大孝慕终身,岂以死生易。

波也其有灵,弥憾外何术。

民方苦饿寒,十户九还给。

骈死夫谁怜,终古抱悽恻。

丘坟万鬼狞,残贼一夫敌。

波也恶用哀,比屋尽兹厄。

小人欣有母,爱日幸怡色。

帘栏早春寒,挟纩有馀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寒霄中的一幅画面,同云蔽日,缺月藏于青碧天空,暗示着孤寂与凄清。诗人想象有人在这样的夜晚捡拾枯柴,可能是为了抵御严寒。野传的传闻称此人贫穷,但随后提及北风呼啸,慈母因寒冷去世,悲痛之情溢于言表。诗人感慨,尽管生活艰难,仍坚守孝道,每年寻找散柴御寒,却因此陷入困境。

诗人进一步指出,这样的描述可能过于理想化,现实中的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他借用古代典故,如“拔木记金縢”和“雊雉载彤日”,暗示世事多变,人心难测。他担忧如果无人相助,可能会有更悲惨的结局,如同飞鸟退避。然而,诗人强调大孝至死不渝,不会因为生死而改变。

诗中提到民间疾苦,十户之中多有饥寒,即使有母亲的人也未能幸免。社会动荡,恶势力横行,诗人对母亲的哀悼与对民众苦难的同情交织在一起。他感叹自己无能为力,只能寄托哀思于天地之间。

最后,诗人对比了小人与有母之人的境遇,前者虽然有母亲庇护,但并未真正理解生活的艰辛。全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民生疾苦的忧虑,以及对孝道的坚守。

作者介绍
王易

王易
朝代:清

王易(1889~1956)语言学家,国学大师,擅长诗词。原名朝综,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1889年农历7月27日生。王易1907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1912年毕业。二十年代初,与彭泽、汪辟疆同时执教于心远大学。后远游北京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1926年秋天,进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任教七年。王易一生的辉煌时期是在中央大学。他和汪辟疆、柳诒徵、汪东、王伯沆、黄侃、胡翔东被称为“江南七彦”。王易多才博学。工宋诗,意境酷似陈简斋,书法初学灵飞经。写有多部著作如《
猜你喜欢

题茂苑友人照

役心近尘俗,矫情倚岩阿。

素位能自立,面目终非讹。

乐地在名教,性天写春和。

对影悟真意,身外原无他。

(0)

为啸石二兄得馆寄呈六绝·其二

瓣香一点祝南丰,到处人情量亦同。

莫管东风留与去,肯教金铎振南中。

(0)

舟行杂兴三十首·其十八

渔艇天然云水巢,新蒲戟戟钓纶抛。

团圞妇子烟波稳,不倩樵青作解嘲。

(0)

病甚有作·其八

诸生未了传经业,几许关情在替人。

莫似老夫中暴弃,桑榆潦倒愧先民。

(0)

闻补堂游寓山因祭祁忠敏公

落日旷园冷,寒芒止水尊。

百年传胜地,五马式清门。

尚有藏书架,为寻理碧痕。

我尤念公子,谁酹未招魂。

(0)

会葬谷林·其一

故人投骨南山隈,风篁飒飒伤我怀。

当年蜡屐同游地,一恸今随白马来。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