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秋三绝·其三》
《感秋三绝·其三》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高林败叶已飕飕,更有寒莎翠已收。

若道神仙脱情累,如何独唱感庭秋。

(0)
注释
飕飕:形容风吹落叶的声音。
寒莎:寒冷季节中的莎草。
脱情累:超脱世俗的情感束缚。
感庭秋:感受到秋天庭院的凄凉氛围。
翻译
高高的树林中,落叶已经沙沙作响,连那翠绿的莎草也收敛了它的颜色。
如果说神仙能够超脱世俗的牵绊,那么在这样的秋意中,他们又怎么会独自吟唱,感受庭院的凄凉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自感怀之情。"高林败叶已飕飕"一句,以动词“飕飕”形容落叶的声响,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同时也映射出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更有寒莎翠已收"进一步渲染了秋意,"寒莎"指的是秋天的草木,它们在寒风中显得更加苍白无力,而"翠已收"则表明这些植物已经被收割或枯萎,强化了季节更迭与生命轮回的主题。

至于后两句"若道神仙脱情累,如何独唱感庭秋。"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探讨了关于超然物外、摆脱尘世羁绊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在这里,“神仙”象征着一种超脱凡俗的境界,而“独唱感庭秋”则是诗人目前的处境,独自在深秋中歌唱,对比鲜明,表达了对自由和解脱的向往与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更通过自然描写传达了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过滹沱河

晓渡滹沱觉有霜,白沙官道草茫茫。

秋深不见河冰合,犹听行人说汉光。

(0)

云巢

一片闲云卷复舒,高人揽取结巢居。

朝含雨气松楸润,夕扬山光枕席虚。

刘伶短锸醉空荷,陶令挽歌生自书。

万物芸芸终有复,百年宰木谩欷歔。

(0)

豫章十咏·其四苏圃春蔬

湖上苏公圃,青青春雨余。

何须抱瓮灌,自可带经锄。

独客生涯足,故人音问疏。

如何松径里,今日有来车。

(0)

题枯木竹石寄马桓仲

每忆君家溪水边,排檐竹树翠生烟。

好教预扫林间石,待我重来一醉眠。

(0)

送友人

投老还乡鬓已丝,风流谁说异年时。

数间书屋莺花绕,千里楼船婢妾随。

宝剑每将灯下看,玉箫应向月中吹。

人生此乐如君少,莫笑吴侬拂袖迟。

(0)

七月望宿府学口占一绝呈梁先生伯益是夜月既蚀濠梁卫随班行礼

庭阶数问夜如何,谁继卢仝月蚀歌。

尚喜吾侪风致别,当筵呼酒问嫦娥。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