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荒田侧,繁花压柔枝。
香轻梅雨歇,影带麦风欹。
车马谁见赏,蜂蝶徒相窥。
自惭生地贱,堪恨人弃遗。
寂寞荒田侧,繁花压柔枝。
香轻梅雨歇,影带麦风欹。
车马谁见赏,蜂蝶徒相窥。
自惭生地贱,堪恨人弃遗。
这首诗描绘了蜀葵花在荒田边孤独绽放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花朵的美丽与孤独。首句“寂寞荒田侧”便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将蜀葵置于一个相对孤立的环境中,暗示其生长环境的不被重视。接着“繁花压柔枝”一句,以“繁花”与“柔枝”的对比,突出了花朵的茂盛与生命力,同时也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
“香轻梅雨歇”描绘了蜀葵花在雨后的清新香气,以及梅雨季节结束后的宁静氛围,进一步渲染了花儿的优雅与脱俗。而“影带麦风欹”则通过动态的光影变化,展现了微风吹动时花朵随风摇曳的姿态,赋予了画面以生动感。
后四句“车马谁见赏,蜂蝶徒相窥。自惭生地贱,堪恨人弃遗。”则表达了诗人对蜀葵花命运的感慨。前两句通过反问和描述,强调了蜀葵花虽美却无人欣赏的处境,仿佛只有蜜蜂蝴蝶这样的小生物愿意驻足观赏。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蜀葵花的同情与共鸣,认为它因生长在低贱之地而被人忽视,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蜀葵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脆弱,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思考,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个体命运和社会公正的关注。
笔耕亦农耕,后种有先熟。
谷终贵于稗,种讵不如稑。
里门富骄儿,昨者车击毂。
一朝祸机至,悔不初碌碌。
因而利生钝,甚羡平为福。
翩翩归来赋,写壁仍画轴。
有来顾之唾,谓岂好题目。
予方友鸥鹭,渠自行雁鹜。
同参听谁诣,勇往何待卜。
君才十倍我,书已万卷读。
边头尚征战,时事非曩夙。
虽迟刘蕡对,肯效包胥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