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痴钝已逃寒,子复辞行理亦难。
要到卢龙看古塞,投文易水吊燕丹。
老人痴钝已逃寒,子复辞行理亦难。
要到卢龙看古塞,投文易水吊燕丹。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行旅的诗,通过老人对子女离别之情和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故土家园深厚的情感,以及面对远行时内心的不舍与困顿。
“老人痴钝已逃寒”,这里用“痴钝”来形容老人的心态,既表现出老人对于子女离别可能有些许迷糊和不适应,也反映了他们对于寒冷天气已经有了一定的忍受。同时,这里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对于即将到来的严冬,老人只能选择逃避。
“子复辞行理亦难”,则展现了子女在面对离别时的犹豫与不易。这句诗通过“辞行”二字传达出子女对于离家远行的不愿意,而“理亦难”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离别之情是多么的艰难和复杂。
接着,“要到卢龙看古塞”,这里的“卢龙”指的是今河北省涿州市附近的卢龙县,古时为边塞重镇。诗人表达出一种对历史的关注与向往,想要亲自去看看那些曾经的边防要塞。
最后,“投文易水吊燕丹”,“投文”可能是指投书给远方的亲友,“易水”则是古代一条河流,以后来演变成对离别之人的惯例。在这里,诗人通过“吊燕丹”表达了对故人或已逝者的怀念之情。燕丹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燕国和丹阳,即今天的北京地区和江苏省丹阳市一带。这两地在古代均为重要之地,而现在则被用来代表着过去的辉煌与往日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人、子女离别之情以及边塞行旅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家国之思、历史遗迹的向往和个人的情感波动。
丈夫乍可道路死,挥泪听我开河篇。
开河五月暑有毒,亢暵百日河无泉。
枯蓬赤乌汗如雨,长夜白鸟雄似鹯。
游子去家三千里,况复病体累十年。
秖知出门多历览,谁料来日当大难。
木皮束棺灵寄寺,县吏检尸巫布筵。
忆昔当时别家日,父母挽留妻子牵。
自言省弟到上国,自谓赋命天无偏。
地岂长沙人赋鵩,道如陋巷鬓凋蝉。
弟不及见亲已远,奈此半路连弃捐。
重泉杳杳不复旦,游魂黯黯何由还。
相逢亲旧烦附信,南到会稽北到燕。
堂上老亲嗔恶梦,闺中少妇焚纸钱。
长安空悲听雨约,旅馆那得共被眠。
哭夫哭兄兼哭子,呼神呼地复呼天。
一死辛酸尚堪忍,两地呜咽真可怜。
君不见封侯无成向沙漠,马革裹尸犹是贤。
《悲开河行》【明·陆深】丈夫乍可道路死,挥泪听我开河篇。开河五月暑有毒,亢暵百日河无泉。枯蓬赤乌汗如雨,长夜白鸟雄似鹯。游子去家三千里,况复病体累十年。秖知出门多历览,谁料来日当大难。木皮束棺灵寄寺,县吏检尸巫布筵。忆昔当时别家日,父母挽留妻子牵。自言省弟到上国,自谓赋命天无偏。地岂长沙人赋鵩,道如陋巷鬓凋蝉。弟不及见亲已远,奈此半路连弃捐。重泉杳杳不复旦,游魂黯黯何由还。相逢亲旧烦附信,南到会稽北到燕。堂上老亲嗔恶梦,闺中少妇焚纸钱。长安空悲听雨约,旅馆那得共被眠。哭夫哭兄兼哭子,呼神呼地复呼天。一死辛酸尚堪忍,两地呜咽真可怜。君不见封侯无成向沙漠,马革裹尸犹是贤。
https://shici.929r.com/shici/42ywpz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