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其一》
《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老人痴钝已逃寒,子复辞行理亦难。

要到卢龙看古塞,投文易水吊燕丹。

(0)
注释
痴钝:形容人头脑迟钝,不灵活。
寒:寒冷的天气。
子:儿子。
辞行:告别出行。
理亦难:道理上也难以说服。
卢龙: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北部。
古塞:古老的边防要塞。
投文:投递文章或信件,此处可能指拜访或留诗纪念。
易水:古代河流,与燕国英雄荆轲刺秦的故事有关。
吊燕丹:凭吊燕国的英雄荆轲。
翻译
老者糊涂已无法抵挡寒冬,儿子又要离开更是难以劝阻。
他计划前往卢龙探寻古老的边关,还要到易水边凭吊英勇的燕丹。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行旅的诗,通过老人对子女离别之情和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故土家园深厚的情感,以及面对远行时内心的不舍与困顿。

“老人痴钝已逃寒”,这里用“痴钝”来形容老人的心态,既表现出老人对于子女离别可能有些许迷糊和不适应,也反映了他们对于寒冷天气已经有了一定的忍受。同时,这里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对于即将到来的严冬,老人只能选择逃避。

“子复辞行理亦难”,则展现了子女在面对离别时的犹豫与不易。这句诗通过“辞行”二字传达出子女对于离家远行的不愿意,而“理亦难”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离别之情是多么的艰难和复杂。

接着,“要到卢龙看古塞”,这里的“卢龙”指的是今河北省涿州市附近的卢龙县,古时为边塞重镇。诗人表达出一种对历史的关注与向往,想要亲自去看看那些曾经的边防要塞。

最后,“投文易水吊燕丹”,“投文”可能是指投书给远方的亲友,“易水”则是古代一条河流,以后来演变成对离别之人的惯例。在这里,诗人通过“吊燕丹”表达了对故人或已逝者的怀念之情。燕丹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燕国和丹阳,即今天的北京地区和江苏省丹阳市一带。这两地在古代均为重要之地,而现在则被用来代表着过去的辉煌与往日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人、子女离别之情以及边塞行旅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家国之思、历史遗迹的向往和个人的情感波动。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悲开河行

丈夫乍可道路死,挥泪听我开河篇。

开河五月暑有毒,亢暵百日河无泉。

枯蓬赤乌汗如雨,长夜白鸟雄似鹯。

游子去家三千里,况复病体累十年。

秖知出门多历览,谁料来日当大难。

木皮束棺灵寄寺,县吏检尸巫布筵。

忆昔当时别家日,父母挽留妻子牵。

自言省弟到上国,自谓赋命天无偏。

地岂长沙人赋鵩,道如陋巷鬓凋蝉。

弟不及见亲已远,奈此半路连弃捐。

重泉杳杳不复旦,游魂黯黯何由还。

相逢亲旧烦附信,南到会稽北到燕。

堂上老亲嗔恶梦,闺中少妇焚纸钱。

长安空悲听雨约,旅馆那得共被眠。

哭夫哭兄兼哭子,呼神呼地复呼天。

一死辛酸尚堪忍,两地呜咽真可怜。

君不见封侯无成向沙漠,马革裹尸犹是贤。

(0)

送甥朝良读书梅黄山下

闻汝读书山之中,闭门千峰兼万峰。

但知高凤曾飘麦,不论丁生解梦松。

(0)

苦热行十首·其三

宫里传冰赐从官,含霜弄雪白云寒。

银床昼锁琉璃井,玉殿阴沉玛瑙盘。

(0)

诸将入朝歌十二首·其六

玉佩金貂列上勋,槌牛杀马犒三军。

万里旌旗天上度,满城金鼓日边闻。

(0)

盩厔清明日

客里遥逢令节,城中不见繁华。

南山漠漠烟远,清渭迢迢日斜。

独树桃花自发,高楼燕子谁家。

可惜年年春色,催人白发天涯。

(0)

谢泰公馈杏

馈我高林杏,开函烂如火。

安得秪树园,从公问真果。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