恁肠直。一片当时瘦碧。
风流尽歌吹竹西,忍见韩陵可怜色。凄凉说故国。
曾识平原座客。
高吟向,银烛翠樽,搥碎珊瑚一千尺。于今总陈迹。
算梦冷琴衣,香堕筝席。东风杜宇啼寒食。
便一树梅萼,几丝杨柳,销魂都怨遍水驿。
有谁过江北。悲恻。恨怀积。伴短病长愁,吴质萧寂。
茫茫吊古秋何极。约后夜明月,矮篱吹笛。
人间何世,念往事,泪先滴。
恁肠直。一片当时瘦碧。
风流尽歌吹竹西,忍见韩陵可怜色。凄凉说故国。
曾识平原座客。
高吟向,银烛翠樽,搥碎珊瑚一千尺。于今总陈迹。
算梦冷琴衣,香堕筝席。东风杜宇啼寒食。
便一树梅萼,几丝杨柳,销魂都怨遍水驿。
有谁过江北。悲恻。恨怀积。伴短病长愁,吴质萧寂。
茫茫吊古秋何极。约后夜明月,矮篱吹笛。
人间何世,念往事,泪先滴。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往昔繁华与故人的深深怀念。"恁肠直。一片当时瘦碧",开篇即传达出一种空荡与落寞的情绪,如同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往,只剩下一片清冷的回忆。"风流尽歌吹竹西,忍见韩陵可怜色",通过竹西的歌声和韩陵的遗迹,勾勒出昔日宴饮的热闹场景,而今却只剩凄凉。
"曾识平原座客",提及的是历史上的人物,暗示着诗人对历史人物的仰慕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高吟向,银烛翠樽,搥碎珊瑚一千尺",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夜晚高声吟唱,仿佛能听见那破碎的珊瑚,象征着逝去的美好不再。
"于今总陈迹",表达了对过去的彻底追忆,"梦冷琴衣,香堕筝席"则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东风杜宇啼寒食",借杜鹃鸟的啼声,寓言了春天的消逝和生命的无常。"销魂都怨遍水驿",将愁绪寄托在水路驿站,遍布天涯。
"有谁过江北",诗人发出疑问,无人能理解他的悲痛。"悲恻。恨怀积",满腔愁绪难以排解。"吴质萧寂",借典故表达孤独与寂寞。"茫茫吊古秋何极",秋意加深了对历史的沉思。"约后夜明月,矮篱吹笛",想象在未来的某个夜晚,只有明月和笛声陪伴,更显孤独。
最后,"人间何世,念往事,泪先滴",诗人感叹世事变迁,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化为泪水,直击人心。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无尽感慨。
江上园卢荆作扉,男驱耕犊妇鸣机。
林峦当户茑萝暗,桑柘绕村姜芋肥。
几亩稻田还谓业,两间茆舍亦言归。
何如一被风尘染,到老云云相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