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风欲半李花尽白聊取一枝为桃增艳二首·其二》
《春风欲半李花尽白聊取一枝为桃增艳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一片霜菲为我留,不须妆点溷清幽。

与桃相倚应同好,遣柳斜飞定独愁。

綵笔输他珠蕊艳,纸窗拚却玉颜羞。

尚馀无数伤春语,未忍花前尽索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的一幕,以李花与桃花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情感的细腻变化。诗人通过“一片霜菲为我留”这一句,巧妙地将李花比作霜雪,既突出了李花的洁白,又赋予了它一种独特的美感和孤独感。接着,“不须妆点溷清幽”,则表达了李花无需过多装饰,就能自成一派清雅之气,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存。

“与桃相倚应同好,遣柳斜飞定独愁。”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李花与桃花、柳树联系起来,不仅描绘了它们之间的相互映衬,还暗示了不同植物在春天中的不同情感状态。李花与桃花的“同好”可能象征着它们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而柳树的“独愁”则可能是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

“綵笔输他珠蕊艳,纸窗拚却玉颜羞。”这里通过比较,赞美了李花的美丽,即使用最华美的笔墨也难以完全描绘出它的风采,甚至让纸窗都为之羞涩。这不仅是对李花外在美的赞扬,也是对其内在气质的一种肯定。

最后,“尚馀无数伤春语,未忍花前尽索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消逝的惋惜之情,虽然还有许多关于春天的言语想要表达,但面对花前美景,却难以找到恰当的词句来完全捕捉那份美好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对生命、对美的独特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题片檀庵壁

谁把旃檀作梵宫,清溪曲曲径斜通。

经年老衲坐当壁,几度大江流向东。

阶燕啄泥停宿雨,窗绳触纸引微风。

休心更说观心法,石室绳床笑懒融。

(0)

闰上巳社集片檀庵赏菊

乱来何幸得同堂,野寺频过逸兴长。

视历两回逢上巳,看花三月似重阳。

时宜不合如孤客,秋意无端出众芳。

归去石桥桥畔笑,问君谁是古柴桑。

(0)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其二十一

癯形衰态笑窥奁,世眼相逢岂免嫌。

自有天生穷骨格,不须人羡美髭髯。

林间得病常欹枕,海外无寒亦下帘。

正忆故山此时节,梅花和雪压重檐。

(0)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其十七

孤峰云外有千层,竹杖扶身独自登。

绝壁诛茅成矮屋,当门红树挂枯藤。

森森棘布三叉路,密密囊藏一个僧。

算定生涯归欲早,人前惟谢百无能。

(0)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其六

溪山非舌亦非身,久去重来见益亲。

四百峰中开别院,三千里外结芳邻。

苔生碧砌青如染,镜锁明窗净不尘。

为报诸方参学者,罗浮深处近无人。

(0)

罗浮山三十咏·其十四

经旬铜片一开奁,静处窥形敢自嫌。

任运去留今面目,因人颦笑旧须髯。

山风浩浩云归岫,天宇澄澄月到帘。

独往独来还独语,我生何幸老穷檐。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