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禽下流暮,村外见来烟。
晚照侵山郭,秋阴傍渚田。
闻蛩先得句,看月不成眠。
念子能高枕,区中绝世缘。
林禽下流暮,村外见来烟。
晚照侵山郭,秋阴傍渚田。
闻蛩先得句,看月不成眠。
念子能高枕,区中绝世缘。
这首清代吴颖芳的《和翟晴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傍晚景象。首句“林禽下流暮”写出了傍晚时分,林中的鸟儿归巢,暗示着一天的结束。接着,“村外见来烟”描绘了远处村庄炊烟袅袅,增添了田园生活的温馨气息。
“晚照侵山郭”描绘夕阳余晖洒在山城之上,渲染出一种恬淡的氛围。而“秋阴傍渚田”则通过“秋阴”一词,点明了季节,同时展现出水边田地在秋日里的静谧与凉意。
诗人观察入微,听到秋虫鸣叫便触发了创作灵感,“闻蛩先得句”,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才情。然而,“看月不成眠”又透露出诗人沉浸在思绪中,无法轻易入睡,反映出内心的不平静或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最后两句“念子能高枕,区中绝世缘”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挂念,祝愿他们在远离尘世的宁静之地能够安享生活,无忧无虑。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乡村生活的深深眷恋。
官是麟台却佐州,蓬瀛俱称列仙游。
忆分晓色趋天阙,想对春风倚郡楼。
书付塞鸿应易到,人如陇水正分流。
江湖未有归耕处,何日相逢说旅愁。
前山排闼如虬奔,后山拥壁如虎蹲。
三间茅屋白云里,一群野鹿青松根。
世上好山谁不喜,纱帽可能长隐几。
诗人见石犹下拜,况是孤高有如此。
终南捷径从渠行,少室素价元非轻。
呼童下山汲清泠,我欲洗耳听猿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