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草不殖,豪家多不仁。
惟君淡于水,与物静为春。
多为流涕者,应无切齿人。
墓前有梧槚,那复见荆榛。
松下草不殖,豪家多不仁。
惟君淡于水,与物静为春。
多为流涕者,应无切齿人。
墓前有梧槚,那复见荆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月卿的作品,名为《代仍六弟吊程贡元(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现实不公的批判。
“松下草不殖,豪家多不仁。”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豪门强势、压迫弱小的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悲哀。松树下本应生长着繁盛的草木,但在这里却无法存活,这正如同那些不仁的豪门家庭,他们的权力和财富让底下的草民无处安身。
“惟君淡于水,與物静为春。” 这两句则是对逝者程贡元的赞颂。作者用“淡于水”来形容程贡元的品格,如同清澈透明的水一般,他的人生态度如同春天那般宁静与和谐。
“多为流涕者,应无切齿人。”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些能够感同身受、为逝者而流泪之人的理解与同情。同时也暗示着,对于那些不懂得哀悼的冷酷之人,逝者的灵魂应该是不会有所挂念。
“墓前有梧槚,那复见荆榛。” 最后两句则是在描绘墓地的情景。梧桐和荆棘通常象征着凄凉与荒芜,但在这里,它们也成为了逝者安息之处的标志。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逝者的怀念、对世态的批判以及对人性的思考。
淮国耕钓夫,素嗜山川乐。
补吏来盱江,潜解蓝绶缚。
独上凌云亭,青梯入寥廓。
万象富观览,面面峻岩壑。
天风袭衣襟,綵霞半空落。
仙家鸡犬鸣,惊起巢松鹤。
胜游最后时,萍梗念飘泊。
回首顾人间,红尘满城郭。
积有儒林望,聊从使节行。
高文自经纬,壮志欲澄清。
地镇三峨重,江波万里平。
阔难求畛域,深不为功名。
吉象光图籍,祥风卷旆旌。
巢阿赡凤彩,运海见鹏程。
事外神锋晦,胸中宝鉴明。
渊源千虑极,肝胆一言倾。
德业期康济,咨询属老成。
定知前席对,有以泽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