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知州归六安》
《送李知州归六安》全文
明 / 罗亨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文章太守我同年,倜傥风流继谪仙。

五裤欢谣闾里颂,一钱清誉口碑传。

趋朝喜见沾殊泽,归日荣看著锦鞭。

明到六安施德教,满城花柳蔼春妍。

(0)
鉴赏

此诗《送李知州归六安》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描绘了对友人李知州归乡的深情厚谊与对其政绩的赞誉。诗中以“文章太守”开篇,巧妙地将李知州比作才华横溢的文士,同时暗喻其为地方治理的能手,继之以“倜傥风流继谪仙”,进一步赞扬其风度翩翩,才情出众,堪比李白这样的文学巨匠。

接着,“五裤欢谣闾里颂,一钱清誉口碑传”两句,生动描绘了李知州在任期间,因廉洁自律、体恤民情而受到百姓的广泛赞誉,其清廉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当地口碑的佳话。这种正面的评价不仅体现在民间的口耳相传中,也反映在其政绩上,使得“趋朝喜见沾殊泽,归日荣看著锦鞭”的场景更加生动。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李知州在朝廷与地方的不同形象,以及他深受上下级爱戴的情景。

最后,“明到六安施德教,满城花柳蔼春妍”则表达了对李知州回到六安后继续推行仁政、教化民众的美好祝愿。诗句以“满城花柳蔼春妍”结尾,运用自然景象的美丽来象征李知州归乡后的政绩与影响,寓意其归来将为六安带来繁荣与和谐,如同春天的花朵和绿柳一般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知州个人品质、政绩及归乡情景的描绘,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又展现了明代官场与民间对于官员为政理念与行为的高度认同与赞美,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和历史韵味。

作者介绍

罗亨信
朝代:明

(1377—1457)广东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挟英宗至,不纳。据要冲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寻致仕归,卒于家。有《觉非集》。
猜你喜欢

中妇织流黄

落花还井上,春机当户前。

带衫行障口,觅钏枕檀边。

数镊经无乱,新浆纬易牵。

蜘蛛夜伴织,百舌晓惊眠。

封用黎阳土,书因计吏船。

欲知夫婿处,今督水衡钱。

(0)

梁鞞舞歌.明之君六首·其四

治兵战六兽。为邦命九官。灵蛇及瑞羽。

分素复衔丹。望就逾轩顼。铿锵掩咸护。

九尾扰成群。八象鸣相顾。象天则地化云布。

(0)

梁明堂登歌五首·其四歌白帝辞

神在秋方,帝居西皓。允兹金德,裁成万宝。

鸿来雀化,参见火斜。幕无玄鸟,菊有黄华。

载列笙磬,式陈彝俎。灵罔常怀,惟德是与。

(0)

梁小庙乐歌二首·其一舞歌

閟宫肃肃,清庙济济。于穆夫人,固天攸启。

祚我梁德,膺斯盛礼。文㮰达向,重檐丹陛。

饰我俎彝,洁我粢盛。躬事奠飨,推尊尽敬。

悠悠万国,具承兹庆。大孝追远,兆庶攸咏。

(0)

兰芷生兮芙蓉披。

(0)

春咏

节运同可悲,莫若春气甚。

和风未及燠,遗凉清且凛。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