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梁鞞舞歌.明之君六首·其四》
《梁鞞舞歌.明之君六首·其四》全文
南北朝 / 沈约   形式: 乐府曲辞

治兵战六兽。为邦命九官。灵蛇及瑞羽。

分素复衔丹。望就逾轩顼。铿锵掩咸护。

九尾扰成群。八象鸣相顾。象天则地化云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军事训练和仪式。开篇“治兵战六兽”展现了军队对抗六种野兽的英勇景象,显示出军力的强大和士兵的勇猛。“为邦命九官”则指明了这次行动是根据国家的命令,由九个部门共同执行的重要任务。

“灵蛇及瑞羽”中的“灵蛇”可能代表着敏捷而有力量的军队,而“瑞羽”则象征着祥瑞与尊贵,结合上下文,这里可能指的是装饰华丽的旗帜或其他仪仗。“分素复衔丹”中,“分素”可能是指将纯白的丝线分开使用,而“复衔丹”则让人联想到军马嘴中的朱红色缰绳,整句暗示了军队装备的庄重与精细。

“望就逾轩顼”一句中,“望就”意味着远眺或期待,而“逾轩顼”则是指超越古代圣明君主的车马,这里可能是在赞美统治者的英明和军队的辉煌。紧接着,“铿锵掩咸护”描绘了金属兵器发出的清脆声音,以及士兵们严密守卫的情景。

“九尾扰成群”中的“九尾”可能是指传说中的神异生物,象征着力量和威严,而“扰成群”则形容军队如同这些强大的生物般集结在一起。“八象鸣相顾”则让人想到天地间的八种气象发出了声音,士兵们互相观望,这可能是在描绘一场宏大而庄严的仪式。

最后,“象天则地化云布”中,“象天则地”意味着军队仿佛能与天地齐观,而“化云布”则形容军队如同云烟般在大地上蔓延,既隐喻了军队的力量和覆盖范围,也表现出了诗人对这场盛况的赞美之情。整首诗通过对军事仪式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礼制、纪律以及对国家威严的颂扬。

作者介绍
沈约

沈约
朝代:南北朝   字:休文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生辰:441~513年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
猜你喜欢

哭华姜一百首·其九十五

狼藉珠钗与翠钿,红埃更满夜飞蝉。

光浮玉臂犹馀泪,香冷金炉似有烟。

(0)

哭华姜一百首·其八十五

风雨连宵送海棠,空馀兰麝土生香。

檀奴不忍看遗挂,叠损罗襦满一箱。

(0)

哭华姜一百首·其三十九

泪满罗纨赋未成,佳人永暮不胜情。

可怜今日江郎笔,不画蛾眉花不生。

(0)

哭华姜一百首·其二十一

商瞿白发欲成丝,沐犊琴歌更自悲。

珠母不愁生子晚,鸾胶只恨续弦迟。

(0)

后高凉曲·其五

观山近接下宫湾,一棹烟波向夕閒。

玉井流从金井出,朝霞飞作暮霞还。

(0)

采珠词·其五

暮春争赛白龙池,挂席乘潮采不迟。

千尺螺筐垂海底,翻波不使大鱼知。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